蓝白相间的车辆,前机盖上张贴着红色的雷锋头像,车内放置着党员示范岗标识……包头市青山区雷锋车队载着满腔志愿服务、无私奉献的热情,穿梭在“草原钢城”的大街小巷。车队建立的第二年,包头市青山区雷锋车队志愿者协会党支部正式成立,成为全国第一支在政府注册、第一支在党组织引领下的学雷锋车队。在党建强有力的引领和带动下,雷锋车队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为辖区独居老人、孕产妇等各类群体开展送医送药、代购代办、关心关爱等10余项服务,构建起一个大车队九个小分队的服务网络,用最短路径、最快速度解决群众的小事、急事、难事。
在内蒙古广袤的大地上,活跃着37万多以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网络主播为主要职业的新就业群体,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活跃于网上网下、奔跑于城市中间,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为更好凝聚服务新就业群体,2024年,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联合14个部门(单位)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就业群体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20条措施,在新就业群体中引发热烈反响,进一步提升了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强化政治引领——让新就业群体在党组织周围集合
按照“两个覆盖”要全的要求,把新就业群体联系起来。自治区坚持“能建就建、应建尽建、该建必建”,按照中组部、中央社会工作部等十部委《关于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意见》要求,聚焦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络主播5类重点新就业群体,以问出心里所想、问明生活所需、问清发展所盼,建好管理体系、建强组织体系、建实保障体系,加强方向引领、加快发展引领、加深价值引领的“三问三建三引领”为总抓手,明确21项攻坚任务,深入开展摸清底数、找出党员、加强组织覆盖、优化组织体系、规范组织活动等工作。深入推进“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行动,加强对流动党员的识别、排查,并建立工作台账。2024年以来,快递行业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4个,201名流动党员纳入日常管理,推动7家主要品牌非公有制快递企业自治区级区域公司、2家中型分拣中心党组织全覆盖。民营快递企业党支部从13个发展到48个,新建基层党组织21个,组织878家新业态企业和46165名新就业群体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和志愿服务中。
按照“两个功能”要强的要求,把新就业群体凝聚起来。自治区建立“两新”组织党组织和管理层共学共商机制,完成了新兴领域党员轮训任务。指导新兴领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要求写入章程,深化“四教融合”,用好“六种载体”,常态化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阐释“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实施重点民营企业党建惠企共同行动,对全区475家企业进行了集中走访。推动建立《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落实机制,实施60余项具体举措。制定了服务保障自治区重点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10条措施。
按照“两支队伍”要硬的要求,夯实联系服务新就业群体的骨干力量支撑。近年来,自治区加强新兴领域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择优配备600余名专职副书记,选派10200余名党员干部到新兴领域担任党建指导员。强化党员队伍建设,推动发展党员向新兴领域倾斜,实行百强民营企业发展党员单列计划,平均每年发展党员300余名。2024年,全区新兴领域共开展党组织书记、党建业务骨干、基层党务工作者和普通党员等分层分级分类培训1400余次,覆盖超8万余人次,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按照“两块阵地”要稳的要求,着力营造新就业群体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将阵地建设作为“双强六好”非公企业、“六个好”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的重要标准,通过“五个一批”,促进阵地建设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化提升。开展“建设红色驿站,关爱外卖骑手”行动,新建暖心驿站681个、司机之家39个,组建商会党群工作服务站49个,更好解决新就业群体停车难、吃饭难、歇脚难等问题。同时,组织快递员免费体检3543次,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服务754人次,推动企业为快递员购买保险2万余人次,签订劳动合同占比达到81%,进一步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政治引领、关心关爱和团结凝聚。
加强管理服务——让新就业群体在关心关爱中奔跑
访一访、问一问,新就业群体有了“娘家人”。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对大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开展集中慰问,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境况和现实诉求。锡林郭勒盟开展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爱新聚力”(推进“爱新走访”,开展“爱新培训”“爱新教育”“爱新义诊”,维护“爱新权益”,亮明“爱新品牌”)行动。鄂尔多斯市开展“新就业群体心向党·携手奋进新征程”主题活动。
歇一歇、喝口水,“司机之家”暖人心。“从前停车、吃饭、睡觉、洗澡这些平常事,在路上奔波的我们根本想都不敢想,现在有了司机之家,我们不仅有了歇脚的地方,还能享受到贴心的服务,真的是太方便、太好了!”货车司机们说起“司机之家”赞不绝口。像“司机之家”这样的友好场景从细微之处体现对新就业群体实实在在的关爱。呼和浩特市、包头市指导各旗县区将已建成的“红蜂驿站”位置信息录入到“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电子地图应用软件中,提高友好场景知晓度与可达性,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十可”暖心服务(累可歇脚、渴可饮水、热可纳凉、冷可取暖、雨可栖身、伤可用药、餐可优惠、闲可社交、学可支持、难可协调),已累计服务28000余人次。
讲一讲、谈一谈,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有人管”。自治区“两新”工委与总工会、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市场监督监管局、交通运输局等8个部门加强与新就业群体的联系,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及时了解新就业群体所思所想,合理解决跨区域、跨部门难题。
参与基层治理——让新就业群体在敬业担当中发光
新就业群体延伸到乡下去,在乡村治理中展风采。在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十八台镇哈力盖图村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快递包裹按照编号分类,摆放整齐。“这个服务站,现在除了收发快递外,还能开展农牧业政策宣传、寄递农畜产品及代办普惠金融信贷、通信业务和农业保险等业务。”村党支部书记张江波说。目前,乌兰察布市11个旗县市区已经实现县级邮政管理责任落实全覆盖。依托县级邮政管理机构构建“1+11”行业党建组织体系,成立了1个市级快递行业党委、11个旗县联合党支部,建设11个党组织阵地。全市实现1286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全覆盖,在876个建制村设立农村牧区寄递物流服务站公益岗,将709个村级寄递物流服务站建成多种业务叠加的标准化网点。
新就业群体汇聚在城市里,在城市治理中展风采。呼和浩特市成立“小哥骑先锋”志愿服务队,截至目前已有3065名快递员主动到351个社区报到,帮助社区解决问题700余个,问题处置率达到95%。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美团外卖配送员王永波带领美团骑手小哥们成立“先锋骑手”志愿服务队,累计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6个,协助相关部门解决食品安全隐患事件2起。自治区引导快递员开展“五随”志愿服务,争做基层治理“五员”,有效发挥“六者”作用,化治理变量为治理力量。
新就业群体相聚在网络里,在网络治理中展风采。网络主播依托直播基地服务近300家企业,产值超过3.5亿元。聚焦乡村振兴、弱势群体,征集发布“微心愿”,同时号召广大网民踊跃参与网络公益活动,共计认领“微心愿”8979个,其中为贫困小学生捐赠总价值40多万元的书包、图书、球类等物品,为环卫工人、空巢老人圆“微心愿”1700多个,吸引了近30万人次参与。
自治区切实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关心关爱和团结凝聚,着力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引导新就业群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担当“民情前哨”“移动探头”,积极融入基层治理格局,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让他们在社会治理、志愿服务等方面贡献力量,成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