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践视点

敖汉小米熬出中国味

2023年11月20日丨 来源:《实践》2023年第10期
  敖汉旗,“世界小米之乡”。这里地处北纬42度,粟黍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年产6亿斤以上,是全国最大的优质谷子生产基地。早在8000年前,这片土地上的先民就开始种植粟米。一代代劳动人民的辛勤耕耘,造就了入选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的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一碗米油浓厚、香糯胶稠的小米粥,跨越时空,香飘世界!

  做足种子上的文章

  种出好小米,需要好谷种。敖汉旗以黍和粟为代表的旱作农作物品种繁多,有黄金苗、大红谷、小粟粮、老虎尾、百里香等多个种传统农家品种。自2014年起,当地入户搜集传统谷种92种,从种质源头保证了敖汉小米的高品质。

  “谷种搜集上来后,为防止其老化退化,我们每隔3年要重新种植一次,确保种子时时刻刻具有活力,能够把敖汉旗优质谷种基因传下去。”敖汉旗农业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徐峰介绍说。

  为了推动粟黍优质高产,当地重点培育出金苗K1、敖谷8000等新品种,它们既继承了传统谷种的优良口感,又适应机械化收割和订单生产。截至目前,敖汉旗已研发出通过国家登记的谷子新品种25种,其中7个品种获得国家一级优质米称号。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通过做足“芯片”文章,敖汉小米实现了“好种又好吃”。

  打造地方优质农业品牌

  优质的品种、丰厚的产量、悠久的历史,赋予敖汉小米优良的口碑。敖汉旗在品牌塑造、企业服务、项目争取等方面精准发力,力求企业和品牌的有效整合。

  当地引导全旗小米加工企业以多种方式投资入股敖汉小米集团公司,实现抱团发展。“敖汉小米”区域公用品牌亮出鲜明的“身份”,八千粟、兴隆沟、孟克河等一大批小米品牌产品畅销全国。

  “敖汉小米代表农耕文化遗产。如今,随着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谷子生产基地,产品跻身国家地理标识保护产品,并进入中国农业品牌目录。敖汉旗已经连续十年举办的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国际关注,正在成为一个多元交流平台,推动着敖汉小米品牌国际化发展。”说起品牌打造,敖汉旗委书记王永军自豪地介绍。

  截至目前,敖汉旗已培育出小米生产加工龙头企业34家,组建杂粮合作社366家,发展敖汉小米经销商3400户,四色米、富硒米、胚芽米、月子米等产品直供大中城市各大商超,小米八宝粥、小米粉饼干、小米酒、小米油、小米红枣粮茶、小米皂等40余种小米深加工产品不断涌现。
  首批全国“一县一品”品牌农产品,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农遗良品”十佳品牌……一系列荣誉肯定了敖汉小米的品质,更认定了它的身价。目前,“敖汉小米”品牌评估价值达113.53亿元。

  让敖汉小米更有文化味道

  在敖汉小米博物馆中,石铲、石耜、石镰、磨盘、磨棒等500余件农具文物,向人们讲述着远古先民的粟作史;在龙源湖旱作农业主题公园内,人们在欣赏美丽水景的同时还可以近距离感受和体验旱作农业……敖汉旗正以全球化视野发掘农耕文明内涵,传承农业文化遗产,让敖汉小米更有“文化范儿”。

  “敖汉旗的文化遗产和旱作农业与早期青铜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敖汉旱作农业系统获得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可,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荣誉,也是敖汉小米享誉中外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党委委员、科研处处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国祥介绍道。

  自2014年起,敖汉旗连续举办十届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国际会议,邀请专家学者为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保护与发展把脉问诊、支招施策。当地还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开展了“农耕记忆口述史”发掘整理活动,从耕作方式、民谚民俗、传统烹饪等方面,以文字、音像的形式进行了抢救性记录。

  “日落山头稚子归,炊烟袅袅饭香随。”恬静乡村,炊烟袅袅,晚归的农人吃上香喷喷的小米饭,这是多么富有中华文化意蕴的场景。在敖汉旗,小米饭农家院、小米宴主题餐厅竞相涌现,“小米文化+休闲旅游”让游客吃出了文化、畅游了历史。以小米为代表的杂粮经济,已成为一张富有敖汉旗地方特色的名片,也让当地农民获得了丰厚的收益。
责任编辑:崔致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