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践视点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高标准农田这么建

2023年11月17日丨 来源:《实践》2023年第10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习近平总书记今年6月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时专门询问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强调要从土地、科技、种源、水、草等方面入手,稳步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内蒙古现有永久基本农田1.34亿亩,高标准农田不到四成,如何按照党中央要求,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是摆在全区各级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按照孙绍骋书记关于高标准农田“集中规模要大、增产幅度要大、节水潜力要大、增地效果要大”的指示要求,各地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出一些富有区域特色的做法,共总结提炼出七大类14种典型模式,为推动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经验。

  机制创新

  “三打破、五统一、一重新”模式。巴彦淖尔市针对田块细碎、高低不平、灌排不配套、地埂沟壕多、林网防护效能低、土地浪费严重等问题,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逐步形成“三打破、五统一、一重新”模式。即打破农户的承包界、杂乱的地块界、混乱的渠沟路布局,统一开挖渠沟、修整道路、植树造林、平整土地、划分地块,完成整治后重新分配经营。这种模式主要包括“破”和“立”两方面,“破”的是农田的有形边界,更好用活经营权,“立”的是“小田变大田”,便于现代化生产经营,取得耕地化零为整、面积增加、质量提升和促进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等多重效果。

  “先建后补”模式。“先建后补”模式通过提前落实规划、因地制宜设计、简化办事程序和自愿申报、自筹资金、自主建设,不仅大幅缩短了工期,而且缓解了“项目等钱”的问题,实现当年建设、当年完工、当年使用。同时,按照“谁使用、谁建设、谁管护”原则,项目承担单位全程参与,实现了“建管用”一体化。

  国企参与投建运营一体化模式。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3个行政村,建设规模8万亩,是2023年全区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最大的项目区。为解决项目建设投资标准低、建后规模化经营水平低等问题,引入旗农投公司以联合体竞标的方式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形成国企参与投建运营一体化模式。通过引入国有企业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了建设资金多元化,有效提高了亩均投资标准,促进了规模化经营。

  EPC模式(工程总承包模式)。一是兴安盟扎赉特旗2023年在新林镇采用EPC模式,试点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5万亩,涉及6个行政村,总投资9000万元。EPC模式实行“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由工程总承包单位对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和造价全面负责,克服了设计与施工脱节的弊端,压减设计、施工分别招标等前期手续办理时间45天左右,实现设计与施工的顺畅衔接,有效降低了工程成本、提高了实施效率。二是兴安盟科右前旗在实施“先建后补”的基础上,采取“EPC+O+M”模式(设计施工建设与运营管护一体化)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采取“EPC+M”模式(设计施工建设与管护一体化)建设高标准农田14万亩,实现投建运管一体化。

  高效节水

  引黄澄清滴灌水肥一体化模式。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为解决黄河水泥沙量大难以滴灌等问题,将周边未利用地建成蓄水池,引黄河水入池澄清后滴灌,取得节水节肥、清除泥沙、中和盐碱等多重效益,探索形成引黄澄清滴灌水肥一体化模式。一是实行整村推进,变“碎田”为“整田”。改造后项目区地块由5500余块减少至500余块,农户平均地块由10—15块减少至2块左右,其中集中流转给企业7200亩,其余的由农民自己耕种。二是改漫灌为滴灌,促进节水节肥。与传统的大水漫灌相比,项目实施后玉米亩均用水量从400—450立方米降低至250立方米左右、节水40%以上,化肥成本从285元降低至187元、节肥30%以上。三是随水加入氨基酸,有效中和盐碱。引黄澄清滴灌水肥一体化模式,有效解决了黄河水泥沙多难以采用滴灌等节水措施的问题,推动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并通过施用氨基酸水溶肥降低了耕地盐碱化程度。同时,通过整村推进、整合资金、企业参与等措施,改变了耕地零散化现状,提高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投资标准,促进了土地规模化流转经营。

  浅埋滴灌高效节水模式。通辽市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区之首,但也是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地区。为解决“水粮矛盾”这一制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性问题,当地反复总结比对管灌、喷灌、膜下滴灌等方式的节水效果,形成以浅埋滴灌高效节水为重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该模式不仅有效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还同步解决了地膜污染、残膜回收难等问题。

  旱作农业

  “坡改梯”模式。赤峰市属于典型旱作农业区,2744万亩耕地中旱地占55%,且绝大部分为坡耕地,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就逐步形成发展旱作水平梯田的传统。针对降雨量不足、地下水位下降的实际,当地2021年以来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坡耕地治理、种植结构优化、规模化经营等相结合,已建成和在建旱作高标准农田113.3万亩,逐步形成“坡改梯”模式的2.0版。通过在坡耕地上实施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使原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做到“大旱不减产、小旱保丰收”,实现农业生产“三增”“三减”,即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化肥施用量减少、农药施用量减少、生产成本减少,农业机械化率由51%提高到80%,耕地质量提高1个等级以上,增强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蓄水补灌模式。包头市固阳县年降雨量不足300毫米,“十年九旱、年年春旱”。为解决好“保苗水”问题,当地立足实际,2021—2022年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建成74座软体水窖进行蓄水,有效缓解了1.27万亩耕地春旱缺水无法播种的状况,形成旱作高标准农田蓄水补灌模式。在旱作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因地制宜建设蓄水补灌设施,改善了补灌条件,提高了有限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解决了春旱“不出苗”、夏旱“长不高”、秋旱“秕子多”的问题,提高了农作物抗旱减灾能力。

  土地改良

  “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改良”模式。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现有耕地230万亩,盐碱化耕地占53.4%。为科学改良利用这些盐碱化耕地,深挖后备耕地资源潜力,近年来五原县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综合利用等项目,通过大规模土地整理和技术集成,探索形成“高标准农田+盐碱地改良”模式。该模式统筹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综合利用等项目,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重点建设农田基础设施,用盐碱地改良等项目资金重点解决改良技术问题,实现资金高效利用,提高了土地整治综合效益。

  建后管护

  “台长井长制”模式。高标准农田“三分建、七分管”。通辽市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将最重要和最易损的变压器、机电井,委托专业合作社、协会组织或农牧民管理员进行维护,探索形成建后管护“台长井长制”模式。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验收合格后,按照“谁使用、谁管护,谁受益、谁管护”原则,把相关设施设备全部移交给村集体,并签订移交协议。村集体在受益群众中选取责任心强、积极性高的农户作为“台长”“井长”,“台长”负责项目区变压器的管护维修,“井长”负责项目区机电井等设施设备的管护。结合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配套建设水电信息化设备,实行“一井一表、一户一卡、计量收费、以水定价”,在收取电费过程中提取管护费。本着“谁损坏、谁负责”原则,设备人为损坏的,由损坏责任人承担维修费;设备老化等非人为损坏的,零部件由“台长”“井长”负责维修,整机由村集体维修或申请苏木乡镇帮助解决。“台长井长制”模式,抓住了高标准农田水电设施等重点,总体做到管护主体、管护责任、管护经费“三落实”,在高标准农田投入使用时间不长、相关设施设备管护压力较小的情况下能够起到较好效果。

  “资产保”模式。为破解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难题,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主要利用国家银保监会的帮扶资金,开展高标准农田资产保险试点,2022年对500亩高标准农田投保1.08万元,2023年对16.5万亩高标准农田投保120万元,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资产保”模式。一是明确投保承保主体。建立以旗农科局为投保方、保险公司为承保方的保险试点合作机制,旗农科局协助开展承保前的实地验标、日常监管、政策指导等工作,保险公司按照约定承担保险责任、履行赔付义务和对工程设施开展必要日常管护维修、风险查勘预防等工作。二是明确保障责任范围。把已竣工的高标准农田相关设施设备作为保障对象,设施设备由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原因损坏的,由保险公司启动理赔程序,按照参保协议约定的资产价值给予赔付。三是明确运营管理方式。“资产保”由保险公司以经办型运营管理,每个运营周期12个月,主要承担在汛期、霜冻期等易发生自然灾害的时间节点进行风险查勘、监督维修队、定期汇总理赔结果数据等工作。因意外等原因造成保险标的损坏或损失,经投保方申报,保险公司启动理赔程序,及时对达到赔付标准的进行赔付。

  智慧农业

  “高标准农田+智能气象节水灌溉”模式。兴安盟突泉县在2022年建成全国首个智能气象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规模4650亩,总投资1005万元,先后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水肥一体化、智能气象节水灌溉等项目,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智能气象节水灌溉”模式。一是研发基于智能网格数据的节水灌溉气象预报技术;二是构建手机移动端的节水灌溉气象服务系统;三是实现综合观测系统、灌溉决策技术、智能调控设备的有机融合。在高标准农田推行智能气象节水灌溉,使灌溉措施更加精准,实现节水节电、减肥减药、增产增收、防灾减灾等多重效益。

  “高标准农田+智能技术”模式。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大河湾农牧场现有耕地16.1万亩,是内蒙古唯一以黑土地保护和利用为目标的国家级核心示范区。受气候变化、农业开发利用强度上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多种因素影响,这里的黑土地出现不同程度变薄、变瘦、变硬等问题。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大河湾农牧场依托农垦集团拥有的良种良法良机综合配套优势,以智能技术驱动黑土地保护利用,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智能技术”模式。一是运用数字技术,加强黑土地保护;二是采用先进耕作技艺,提高生产效益;三是拓展经营业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大河湾农牧场将农业智能技术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利用深度融合,通过耕地、作物、农艺数据“采集、分析、决策、执行”闭环管理,实现数字赋能耕地保护和农业生产,提高了耕地质量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节本增收效果在10%以上。

  建成经营

  高标准农田“统种共富”模式。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白泥井镇侯家营子村官牛犋南社共有户籍人口110户281人,常住人口60户95人,现有耕地3161.6亩。面对人口外流、人口老龄化、缺少劳动力和小农经济难以对接大市场等问题,充分挖掘土地要素和土地经营促进农民增收潜力,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采取建立专业合作社推动土地合作化经营等措施,探索形成高标准农田“统种共富”模式。一是建好高标准农田,夯实粮食生产根基。早在2008年官牛犋南社就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了农田建设,耕地基本实现“集碎为整”,由2600余亩增加到3100余亩。由于早期建设的农田使用年限较长、建设标准偏低等原因已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要,2023年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除了对原有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外,重点建设高效节水灌溉设施,采用小流量滴头“浅浇勤灌”,进一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二是发展专业合作社,推动土地规模化流转。2019年当地镇、村、社党组织引导建立官牛犋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将全部耕地入股合作社,村民成为合作社成员。合作社负责入股耕地的种植、管理和农产品销售,村民都能享受收益分红,合作社和村民结为利益共同体,成本均摊、风险均担、利益均享。村民分红由起初人均1.2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8万元,村集体每年从合作社收益中提留5%,用于基础设施维护、人居环境整治等支出。三是推行“统种共富”,持续打造升级版。合作社将土地交由本社5个种植大户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购销,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亩均收益比分散经营增加200元左右,并完成青贮玉米有机认证1570亩,进一步提升了生产经营效益。同时,与涉农龙头企业签订订单,种植青贮玉米、马铃薯、南瓜等作物,按照保底价高于市场价、实际收购价不低于保底价的方式随行就市,使种植收益有了保障。官牛犋南社剩余劳动力中,50多人到村办养殖小区打工,110多人在外务工,通过土地分红、从事养殖、参与土地合作经营、外出打工、发展庭院经济等方式,人均年收入超过了4万元。以高标准农田为基础,实行土地合作化经营,能够有效推进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订单化种植、集约化经营,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
责任编辑:崔致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