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形卡车上参加婚礼是什么样的体验?近期,一位网友分享了内蒙古草原上一辆卡车变身酒楼的视频。
视频中,普普通通一辆卡车,旋转、跳跃,一闭眼,呈现在你面前的就是一个迷彩餐厅了!一辆货拉拉,能改成200平米的“大饭店”,摆放十多个圆桌不在话下,音响、舞美、灯光加空调,统统整上!
不少网友直呼新奇,调侃“好像在擎天柱肚子里吃席!”“套马的汉子,你果然威武雄壮!”
作为一台让擎天柱、威震天看了都认输的内蒙古“卡车婚宴”,空间的灵活收放,是重要技能。
施展开,只需要动动手指;收起来,不占空间,随收随走,收车走人,不带走一碗一盆,也不留下一点垃圾,既环保又方便。
另外,这个流动宴会车,不仅节省了办婚礼的大量人力,还节省了人们去饭店的交通成本,而且行动方便,哪里需要去哪里,节省了昂贵的场地租赁费,并可循环利用。
“卡车婚宴”,主打的就是一个低碳简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人们常说的“碳中和”婚礼。今年10月3日,光明日报在《年轻人办“碳中和”婚礼,不只为了省钱》一文中指出:年轻人提出“碳中和”婚礼,崇尚和提倡的就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这将代替铺张浪费和形式主义,越来越成为社会主要提倡的生活方式。
01
什么是“碳中和”婚礼?
光明日报指出,“碳中和”婚礼主打“减少碳排放、达到碳中和”,说通俗点呢,就是指婚礼用品尽量做到绿色环保、节约减排和循环利用。
例如:婚礼前,以电子请柬代替纸质请柬;接亲时,以电车代替油车;婚礼中,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礼成后,将闲置物品循环利用……
其实,在“碳中和”婚礼这个概念兴起之前,有许多年轻人已经用实际行动在践行环保理念。
6月9日,在江苏南京的地铁上,一支接亲队伍,举着“低碳接亲”的牌子挨个给车厢的乘客送上喜糖,网友纷纷评论“所有人都是他们的见证人”“这才是最‘贵’的婚车”。
新郎“阿张爱上了阿刚”在网上分享了自己低碳接亲的全部过程,表示在发喜糖的时候收到了许多陌生人的祝福,非常有意义。这种环保不浪费的举动不仅可以避免交通拥堵,还传递出一个保护环境的深刻用意。
国庆期间,多地公交车婚礼走红网络,一些公交公司推出的“公交婚车租赁”服务成了新风尚。
10月3日,一对新人使用山东泰安的新能源公交车当迎婚主婚车,创意满满的新方式,令在场亲友纷纷竖起大拇指。
当天上午,一辆新能源电动公交车内布置了红色心形气球和大红喜字,在亲友团的陪伴下,新郎搭乘这辆“幸福专列”去迎接新娘,新郎表示:“这是难忘的回忆,亲朋好友都在一辆车上,非常热闹!”一辆车就能抵一个车队,既节省了租车费用,又能体现环保和时尚。
10月4日,在共享单车车队的簇拥下,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小伙骑着“二八大杠”迎娶新娘,“老婆,坐好了,我这就带你回家!”
在一阵热烈的欢笑声中,新郎载着新娘出发了,一路上吸引了很多首府市民的眼球。
过往的行人、驾驶员见到这样别出心裁的自行车迎亲车队,或驻足观看,或主动减速让行 ,纷纷送上祝福:“新婚快乐!”“太浪漫了!为这样的迎亲方式点赞!”
02
针对“碳中和”婚礼,也有着不同的声音,比如,有人质疑“碳中和”婚礼只是在追逐新概念,很难真正实现。
但更多的人认为,“碳中和”婚礼具有着积极意义,以及推广价值。于新人,节省了成本支出;于受邀客人,减轻了“甜蜜的负担”;于社会,移风易俗;于国家,则有助于减少碳排放。
“碳中和”婚礼是对浪费、铺张行为的一种反思。
菜品还剩大半,一整只鸡很少有人动筷,色泽诱人的肘子“毫发无伤”,被打开但没喝完的酒水、饮料随处可见……这些场景,在婚礼宴席上很是常见。
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研显示,目前“满月”宴请等各类“事件性宴聚”浪费率在30%左右,商务宴请的浪费率在30%至40%,城乡婚宴酒席浪费率最高,达到40%以上。
今年9月,市场监管总局、民政部和中央文明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制止婚宴餐饮浪费工作的通知》,针对婚宴浪费作出详细规定,例如“鼓励对参与‘光盘行动’的消费者给予奖励”“鼓励提供‘小份菜’‘小份饭’”等。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让婚宴不再流于仪式,回归到分享幸福、互相祝福的初衷,体面而不失实惠,喜上加“惜”,才能喜上加“喜”。
“碳中和”婚礼是对婚礼新风的一种追求。
2021年,民政部先后推出两批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破除婚俗陋习、倡导文明婚俗。“既省钱又有面”的婚礼新风正在被更多人接受。
这也意味着,“碳中和”婚礼弘扬了我们中国人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正成为一股婚礼界的“清流”进入公众视线。
传统婚礼形式千篇一律,“碳中和”婚礼则提供了创意、新颖的选择。
有的新人简化婚礼流程,省去婚礼“四大金刚”,自己担任主持人,现场气氛既温馨又轻松;
有的新人采用“极简风”布置婚礼现场,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避免了浪费;
有的亲友之间互相免去份子钱,让参加婚礼变得简单纯粹。
当前,年轻人热衷于举办“碳中和”婚礼,值得提倡。有关部门和相关行业应当有效对接其需求,促进这类移风易俗的新做法成为文明新风尚。
“碳中和”婚礼,是环保理念的一种践行。
发放请柬时使用电子贺卡、婚车改用新能源汽车、鼓励宾客采取低碳出行方式、婚礼上赠送环保伴手礼、在仪式结束后回收婚庆用品循环利用等,无疑都是低碳理念的践行,也体现了对传统婚礼形式的改进与革新。
“碳中和”婚礼这种新型婚礼形式,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
在人生中最重要、最特殊的日子里,成为环保事业的践行者、宣传者、推动者,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选择。
03
不一定每一场婚礼都是“碳中和”婚礼,但希望每一场婚礼都有低碳的理念,这可能才是“碳中和”婚礼想要传递给人们最积极的意义。
传统婚礼延续上千年,有些婚俗习惯早已深入人心,对于“不适应”的一些看法,我们也应以一种积极、轻松、包容的心态来看待。
当婚礼不再是“秀场”,当盛宴不再是“剩宴”,当份子钱不再是“人情债”,给爱“减负”的同时,也能为幸福“加码”。
婚宴是小家之“饭”,更应成为大家之“范”,让“幸福范儿”与“节俭范儿”相牵手。
爱、浪漫、神圣……都是婚礼的关键词,如果再加上一个“碳中和”,会引起什么样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