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识见评论

内蒙古,原来这么近

2025年10月30日 15:46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01
  
  她,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域,东西绵延约2400公里,南北纵贯超1700公里,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2.3%。
  
  她,毗邻八省区,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既是环渤海地区的腹地与东北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北连接大西北的经济通道,更是共建“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门户、横跨亚欧大陆经贸动脉的核心节点。
    
  她,就是祖国的北大门——内蒙古。
    
  曾几何时,她是课本中“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遥远诗意,是地图上那片令人神往却又似乎遥不可及的祖国北疆。
    
  而今天,内蒙古正以前所未有的立体姿态,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新格局,以一种可触可感的近,走进每个人的生活。
   
  02   

  

  近在区位,连接东西南北的朋友圈。
   
  内蒙古不仅享有政策叠加优势,更主动融入城市群与都市圈发展,持续拓展合作“朋友圈”,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向东,紧扣东北振兴战略,蒙东5盟市持续强化能源、化工、冶金和农畜产品加工等基础供应链,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区,与哈长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合作日益紧密;
    
  向西,围绕西部大开发新格局,蒙西及其他3盟市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宁夏沿黄城市群互动频繁;
    
  中部,以呼包鄂榆城市群为引领,在我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国务院明确将其定位为全国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向北向西开放的战略支点、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共建区及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先行区。借助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政策红利,内蒙古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力实施京蒙协作“六个倍增计划”,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步伐愈发坚定。
    
  这份近,是区域协作的生动写照,更是内蒙古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底气所在。
    
  03   

  

  近在通途,拉近你我距离的路和网。
   
  今天的内蒙古,早已告别“车马很慢”的时代。坐上高铁看草原,时间甚至比京津冀通勤圈更短。
    
  内蒙古“高铁版图”已通达全国15个省、直辖市。呼和浩特至北京最快2小时9分钟,乌兰察布到大同仅需40分钟,包头至大同2.5小时,通辽到沈阳城际列车1.5小时可达。依托优越区位,内蒙古多座城市已融入北京2.5小时通勤圈和京津冀2小时经济圈,异地办公、跨省通勤成为常态。
    
  内蒙古正加速融入国家高铁网络。集大原高铁将太原到乌兰察布的行程压缩至2.5小时;今年1月起,呼和浩特往返上海、杭州、成都、重庆的高铁运行时间大幅缩短近半;年底即将通车的包银高铁,将把包头至银川的6小时车程缩短至2小时左右,实现内蒙古7个盟市高铁连通。
    
  公路网络同样横跨东西。2024年,内蒙古24条重点公路主体建成,实现高速公路东西贯通、盟市互联;截至年底,已完成4747公里高速路段提速,时速120公里路段占比从18%跃升至71%,来内蒙古的路,越来越快。
    
风驰电掣的高铁穿越内蒙古。图片来源:内蒙古日报
    
  这种近,不只体现在陆路,更延伸至空中的立体网络。
   
  内蒙古拥有多座国际机场,开通至俄罗斯、蒙古国的国际航线,为对外开放合作提供有力支撑。区内“支支通”航线覆盟市全覆盖,仅需4小时,即可完成从最西到最东、全程2000多公里的跨越。 

  

  天涯已成咫尺。22.27万公里公路、1.5万公里铁路、46个民用机场——总有一条路,能迅速带你抵达内蒙古的“诗与远方”。
   
  04 
  
  近在风光,推门就见大草原。
  
  当你在短视频刷到内蒙古草原的瞬间,你与身临其境之间,或许只差半天时间。
  
  来内蒙古看草原,12盟市风光各异、美不胜收。10万平方公里的“牧草王国”呼伦贝尔大草原,每年吸引来自东北、华北地区的游客超过当地游客的半数;下班从北京乘高铁,不到2小时就可从城市“跨入”辉腾锡勒草原,夜宿火山脚下,邂逅傍晚时分的美妙星空;京津冀游客偏爱锡林郭勒草原,在那达慕载歌载舞、热闹非凡;从太原飞行1小时,可抵鄂尔多斯响沙湾拍摄沙漠大片;宁夏、甘肃向北一步,即可解锁额济纳金秋胡杨林的绚烂……
    
图片来源:“内蒙古文旅”微信公众号
    
  来内蒙古自驾,多样景观一次性“看个遍”。锡林郭勒的99号公路,被誉为“中国最美草原公路”,串起西乌珠穆沁旗多个景区,还可参与“万人星空演唱会”;呼伦贝尔的G331国道,被称为“中国北境公路之王”,沿境内1181公里尽览森林、草原、湖泊与湿地;边境公路S303,则让自驾者沉浸于白桦林的诗意,宛如“画中游”……
    
99号公路。图片来源:奔腾融媒
    
  来内蒙古滑雪,性价比极高。对京津冀雪友而言,前往呼和浩特马鬃山滑雪场,高铁票价亲民,公交专线及夜场巴士直达雪场。2025年春节后,上海往返呼和浩特的“机票+住宿+雪票”等费用,两天仅需2000余元。赤峰美林谷、乌兰察布岱海滑雪场是华北雪友的“不二之选”;扎兰屯、阿尔山雪场更受东北雪友青睐……内蒙古雪场东西遍布,无论从哪出发,都能最快实现“滑雪自由”。
    
阿尔山太伟滑雪场。图片来源:奔腾融媒
    
  心动与风景之间,只隔着一个周末、一脚油门。从一季旅游到全季旅游,再到全域旅游;从假日旅游到“反向”旅游,越来越多游客来到内蒙古、爱上内蒙古。这份景观之近,让“突然想去”的念头,迅速变为“已经在路上”的惊喜。
    
  05   

  

  近在数字,指尖数据秒回响。
    
  今天,在北京敲下的一行代码,几乎实时在和林格尔的数据中心激起回响——这种“同步”,正是内蒙古以毫秒级时延呈现的“数字之近”。
   
  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重要枢纽,内蒙古正通过构建高效算力网络,将地理距离转化为数据的“瞬息可达”。
    
  近在硬实力。内蒙古已建成覆盖全国其他算力枢纽节点的400G高速光传输网络,构建“城市1ms、区域2ms、重点区域5ms、全国枢纽15、20ms”的分层时延保障体系。和林格尔集群、乌兰察布市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实现毫秒级数据传输——数据在眨眼间往返数十次。
   
  近在软支撑。截至2025年,内蒙古算力总规模达16.5万P,智能算力规模15.4万P,均居全国首位。强大的网络运力,让内蒙古的绿色算力无缝服务全国。
    
  内蒙古的“数字之近”,已超越单纯的数据传输,深刻融入产业协同与创新血脉,让北疆成为服务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最近邻居”。
    
右侧为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多云算力资源监测与调度平台算力交易页面。图片来源:人民网记者 寇雅楠 摄
    
  06 
    
  近在绿电,草原风电点亮千万家。
    
  一条条“绿电动脉”正将空间的“远”,重塑为能源供给与协同发展的“近”。
    
  这份近,融入了经济发展的血脉。截至2025年7月,内蒙古新能源装机容量达1.47亿千瓦,累计外送电量超7400亿千瓦时,输往京津冀、长三角等核心区域。
    
  这份近,写进了跨越山海的情谊。日前,内蒙古绿电成功送抵3000公里外的海南,创下最远输送纪录。当草原的风点亮海岛的万家灯火,内蒙古不再是遥远的北疆,而是与国家能源互联网无缝衔接的“最近”节点,是支撑绿色生活的亲密伙伴。
    
  图片来源:奔腾融媒
    
  07 
    
  近在口岸,开放合作零距离。
    
  内蒙古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最前沿和“一带一路”重要枢纽,拥有满洲里、二连浩特等20个对外开放口岸。地理坐标上的遥远,已转化为经贸往来与区域合作上的“功能零距离”,让“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可触可感的紧密现实。
    
  这种近,体现在贸易往来的高效畅通。作为对蒙最大陆路口岸,二连浩特截至2025年10月监管的中欧班列货运量已突破2000万吨,开行近2.1万列,通过74条线路辐射亚欧10多个国家、140多座城市。
    
  这种近,体现在通关效率的持续提升。二连浩特口岸推行“铁路快速通关”模式,使班列通关效率提升70%以上,如走亲访友般轻松自然,跨境电商商品可实现“次日达”。
    
  这种近,体现在人员的亲密交融。今年一季度,内蒙古进出境客运量同比增长82.8%,总量近180万人次。漫步满洲里街头,常见俄罗斯游客选购商品、品茶听相声,以最生活化的方式感受中国文化。
    
  这些口岸以真实的“近距离”,生动诠释内蒙古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独特价值——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让合作共赢的伙伴越走越近。
    
一列满载货物的回程中欧班列通过国门驶入满洲里站。图片来源:草原云
    
  08
    
  今天的内蒙古,正以118.3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为基,以“地理、交通、景观、数字、绿电、开放”等多维度的“近”,从版图深处走进日常现实,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最鲜活有力的注脚。
    
  内蒙古很远,是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内蒙古很近,是日新月异的发展写照。这种从“远”到“近”的转变,折射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伟力与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
    
  内蒙古很近,不仅是一个地理事实,更是一封来自时代的邀请函。
    
  亲爱的朋友,当你准备出发,请记得:草原的怀抱,已向你敞开;北疆的问候,就在耳畔。 
责任编辑:郭晓旭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