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的呼和浩特,谁是绝对的“流量担当”?
答案只有一个:刚开业的万象城。
7月4日正式营业,这里便成了呼和浩特,乃至内蒙古的焦点:工作日的商场里摩肩接踵,周末更是排起长龙;朋友圈、小红书里,“万象城打卡”的九宫格刷不停,#青城首店天花板#等话题直接冲上热搜;网友调侃,“看,那个哥们挤掉了一只鞋,还在往里挤”“进商场排队1小时,进店排队2小时”,道尽了大家的热情。
这座以“敢想敢自由 WHAT'S NEXT”为品牌理念的商场,凭什么让人“疯狂”?关键藏在168家首店里。
02
万象城的首店,为啥这么吸引人?
首店是啥?简单点儿说,就是把那些在别的国家、城市火出圈,但咱们本地从没来过的品牌,第一次请到家门口开起来的店。
这些首店,通常走得是时尚、品质、新潮路线,专门满足大家“尝鲜”的好奇心。
呼和浩特万象城的首店,覆盖国际名品、精品女装、运动户外、潮流服饰、餐饮等全业态。
就拿餐饮来说,万象城引入近百家餐饮品牌,超过80%是首进内蒙古的。
比如,人气烘焙品牌“趁热集合”,主打新鲜出炉的面包。现烤的面包香气四溢,从松软的奶油面包,到馅料丰富的欧包,再到酥脆的可颂,每一款都以优质的原料和精湛的工艺,满足食客对烘焙美食的期待。
比如,充满科技感的“失重餐厅”,将独特的用餐体验与美食巧妙结合。餐厅运用轨道传菜系统,菜品如“太空舱”般沿着轨道飞驰而来,不仅增添了用餐的趣味性,还让食客仿佛置身于未来太空之中。
再比如,主打海鲜自助的“喜庭”,以新鲜丰富的食材吸引着众多美食爱好者。从肥美的生蚝、鲜甜的虾蟹,到肉质紧实的三文鱼等刺身,无限畅享的模式,让食客们尽享海鲜大餐。
……
这些风格各异的首店,就像一场“商业盛宴”,不管是年轻人打卡潮流地标,还是一家人逛吃遛娃,都能找到自己的乐趣。
难怪有人说:“以前羡慕别的城市,有这有那;现在去呼和浩特万象城,这呀那呀都有了!”
03
首店扎堆儿,背后藏着什么?
开业前3天,呼和浩特万象城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销售额5600万元,50万人涌进商场,光是“趁热集合”一家面包店,一天就卖了26.23万元,妥妥地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
这亮眼的成绩、火爆的场面,绝非偶然。背后是内蒙古推进首发经济、首店经济的长远谋划和战略布局。
自治区印发《关于大力发展首店首发经济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等,给予真金白银补贴,把知名品牌首店引进来,就给商业体发奖金;品牌自己搞新品研发、开发布会,也能拿到扶持资金。
借着进博会、消博会等国内重点展洽活动,搭平台引资源,主动向国内外品牌抛橄榄枝:“来内蒙古开店,准没错!”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为品牌企业的入驻与发展提供便利。
……
据自治区商务厅消息,2022年至2024年底间,内蒙古共引进315家首店和旗舰店,涵盖新能源汽车、特色餐饮、生活服务等领域,有效满足了各地群众的购物需求,丰富了内蒙古的消费业态。
04
首店,不只是“逛吃”那么简单。
有人可能会说:“不就是开了几家新店吗?至于这么激动?”其实,首店的意义,大了去了。
对城市而言,这些首店宛如强劲的“新引擎”,不仅催生了全新的消费模式,更将区域商业档次推向了更高层级。
对品牌来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与消费能力的提升,大家越来越愿意为高品质产品和优质体验付费,这样的消费潜力无疑让品牌方充满期待。
这种“城市搭台赋能,品牌自带流量”的双向奔赴,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知名品牌在内蒙古“安营扎寨”;而新场景、新业态持续孕育的首店经济能量,更在为内蒙古挖掘消费潜力、激发市场活力注入无限强劲动力。
所以,还没去万象城的朋友,不妨趁着热度去逛逛。
不是说一定要买什么,而是去感受一下:咱内蒙古,咱呼和浩特,正在变得越来越“潮”,越来越有范儿。
这股子“新鲜”劲儿,本身就值得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