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实践观察

固阳:昔日国贫县,今朝有“排面”

2025年09月28日 10:28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在祖国北疆的阴山脚下,包头市固阳县静卧于北纬41°黄金纬度线上。这座以“长城故里”而闻名的内蒙古西部小城,正通过固阳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41°固阳献”区域公用  在祖国北疆的阴山脚下,包头市固阳县静卧于北纬41°黄金纬度线上。这座以“长城故里”而闻名的内蒙古西部小城,正通过固阳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41°固阳献”区域公用品牌这些固阳大“排面”,从大后山进入全国视野。从昔日国家级贫困县,到如今的乡村振兴路子越走越宽,固阳县实现了县域发展的跃迁蝶变。

 

  文化“排面”:长城烽燧下的国家文化地标

 

  有着2200余年历史的固阳秦长城,绝对是固阳最壮观、最神奇的存在,也是固阳最大的“排面”。

 

  固阳秦长城,集秦长城各类建筑类型于一身,堪称“秦长城的博物馆”,1996年就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固阳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开园仪式。(摄影:王塔娜)

 

  如何做好“秦长城”这篇大文章,让这一蕴含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文化符号和珍贵历史遗产大放异彩?

 

  “固阳县强化秦长城保护机制,深掘长城文化富矿,通过借力名家解读、名媒聚焦与重点新闻报道协同发力,全面提升长城文化声量,固阳秦长城从地域性文化符号跃升为全国关注的文化标杆。”固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磊说。

 

  穿越时空的对话,2024年5月1日开启,我国首个以秦长城为主题的国家文化公园——固阳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盛大开园。仅五一假期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3万游客在这里观秦汉礼仪之美,赏长城内外美景。

 

  “固阳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开园活动让人眼前一亮,我仿佛穿越到了秦汉时期,来了一场与历史的对话。”来自浙江的游客武先生说。

 

  固阳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总面积20平方公里,围绕长城IP开发文创产品、主题民宿、特色餐饮,将石筑长城、烽燧等元素融入生活场景,增强游客对长城文旅的深度体验。同时,通过短视频、网红达人直播打卡等方式进行推介,让固阳秦长城从“养在深闺”走向“破圈传播”。

 

  固阳秦长城遗址天面此老段。(摄影:落和平)

 

  固阳县以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为核心,打造了“长城+非遗”“长城+体育”“长城+研学”等多元融合场景,吸引众多游客到这里登长城雄关、览塞北风光、品北疆神韵。

 

  7月25日晚,在人们的翘首企盼中,以“山河共舞·古今芪鸣”为主题的固阳县第二十二届秦长城文化旅游季盛大启幕。

 

  晚会以大秦将军蒙恬为主线贯穿全场,以固阳秦长城为文化原点,通过马头琴齐奏、呱嘴、二人台等多种形式,展现了固阳从“边塞戍地”到“黄芪之乡”的时代蜕变,打造了一场“一眼千年、一眼万里”的沉浸式文化盛宴。

 

  22年,固阳秦长城“活”成超级IP!从2004年首届固阳县秦长城文化旅游节启动,到荣获“中国节事卓越品牌”称号,该节庆品牌已经成为在内蒙古地区极具影响力的长城文化IP和响当当的文化名片。

 

  深耕文旅沃土,围绕“国”字号文化公园讲好长城故事,匠心构筑“长城+”品牌矩阵,2025年上半年固阳县接待游客41万人次,实现收入8200万元。

 

  产业“排面”:“41°固阳献”的品牌托举

 

  2021年12月6日,“41°固阳献”区域公用品牌在上海全球首发,品牌命名与地理坐标巧妙融合,将固阳的生态底气转化成了品牌核心竞争力,固阳的农业品牌发展之路正式驶入快车道。

 

  北纬41°,这条贯穿全球农业奇迹的黄金纬度带,是固阳的天赐禀赋,也孕育出了独特的冷凉旱作生态。

 

  固阳县拥有“名特优新”农畜产品17个,“两品一标”85件,尤以正北黄芪、莜面、荞麦、红皮小麦、胡麻油等为代表的八件全国地理标识产品“固阳八宝”闻名。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这些优质农产品由于品牌分散、价值沉睡而被隐于“大后山”深处。

 

  固阳县的品牌突围,始于对地理与文化独特性的深度挖掘和活化利用,让北纬41°黄金纬度不再仅仅是生态符号,更成为品牌叙事的支点。

 

 

  固阳八宝系列产品。(摄影:王丹)

 

  记者走进固阳八宝馆,固阳黄芪、莜面、荞面、胡麻油、菜籽油、红皮小麦面等220余款商品琳琅满目、分区陈列。

 

  “除了现场售卖,我们还架起‘云端金桥’。”寻路(内蒙古)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贾伟对记者说,“通过淘宝、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平台线上售卖36家本土品牌产品,同时还联合包头及固阳县本地网红开展直播带货及本地团购,开店至今,‘固阳八宝’系列产品的销售额累计已达1000余万元。”

 

  固阳八宝馆成立于2022年8月,是固阳县商务局主导成立的“41°固阳献”区域公用品牌本地特产展销馆,从全渠道帮助本地企业做品牌推广及产品销售。

 

  “41°固阳献”营销图谱清晰而立体:在上海、呼和浩特等地举办“41°固阳献”发布会;参与“中国好物发现之旅”等活动,吸引长三角企业合作;2025年上海外资对接会上,固阳以黄芪、健康膳食等产品矩阵,与生物科技企业达成多项合作意向;线上通过跨境电商和社交媒体触达全球客户,线下在核心商圈设立特色产品体验店、举办“固阳好物”品鉴会……

 

   固阳县在第四届胡润中国食品行业百强榜发布活动宣介“41°固阳献”区域公用品牌。(摄影:高冬)

 

  “41°固阳献”区域公用品牌的成功,还在于构建了 “文化(秦长城IP)+ 产品(正北黄芪等农产品)+ 体验(文旅场景)+ 品牌(41°固阳献)”的运行生态,秦长城文旅IP与“正北黄芪”农产品抱团出征,有效打破“景点归景点,特产归特产”的割裂局面,实现了文旅与农业“比翼齐飞”、共进双赢。

 

  “从区域品牌到全国市场,我们要让固阳好物看得见、尝得到、记得住。”固阳县商务局局长郝向东介绍道,“经过三年多的推广,‘41°固阳献’品牌2024年产值已突破10亿元,品牌估值高达213.79亿元,并强势跻身‘内蒙古知名区域公用品牌’行列。”

 

  民生“排面”:“黄芪+”带来的成功逆袭

 

  1994年,固阳县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一顶“贫困帽”,固阳县戴了25年。2019年固阳县摘帽新生,退出贫困县行列,踏上了乡村振兴新征程。

  

  固阳县下湿壕镇黄芪喜获丰收 。(摄影:兰正武)

 

  “旱地变成了‘金黄田’,‘空心村’找回了烟火气。”说到种黄芪给村里带来的巨变,全国文明村——固阳县红泥井村的村党支部书记董建军深有感触。

 

  产业兴则乡村兴,固阳县依托北纬41度赋予的气候、环境、土壤条件,将种植黄芪作为产业振兴的“金钥匙”,探索出了“政府+企业+科研”协同模式,推动黄芪种植面积从不足5万亩攀升至10万亩以上。

 

  能增产增收,农民种植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2023年黄芪亩均收入1000元左右,2024年接近3000元了。”董建军的喜悦溢于言表。

 

  红泥井村还就地对黄芪进行精深加工,用恒温仓储库房实现反季错峰销售提升产品价格,同时错峰低价购入种苗进行储存降低种植成本。2024年红泥井村种植黄芪2.5万亩,总产量达2.4万吨,实现收入约7500万元。

 

  以黄芪为支点,固阳撬动全产业链升级:从田间地头的绿色希望,到精深加工的产值跃升,再到依托“41°固阳献”品牌走向广阔市场,一条产业链“链”出致富好年景。2024年,全县黄芪种植面积达14.41万亩,同比增长28.78%,黄芪产业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芪农人均收入更是劲增了30%!

 

  “你看这林下跑的芪林鸡,吃的是黄芪边角料、喝的是山泉水,自2022年以来,光这一项就为村集体增收了200多万元!”怀朔镇兴圣公村党支部书记郭四根指着柠条林下觅食的芪林鸡群说。

 

  兴圣公村,一个曾经靠天吃饭的村庄,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公司化运营”模式,让“芪林鸡”变成了村里的“致富鸡”。

 

  “12000只鸡苗短短一个多月就分完了!”兴顺西镇哈达合少村返乡创业的90后网红“养鸡蕾蕾”欣喜地说。

 

  同样养鸡,哈达合少村创新构建了“集体经济统筹资源+农户科学养殖+网红IP价值赋能”的“云养鸡”模式,实现消费场景与供需精准对接,鸡蛋溢价率达20%,带动村集体年收益增加4万元,参与农户户均增收超3000元。

 

  五金河·星空露野   (摄影:兰正武)

 

  固阳县还积极打造“农旅+文旅”融合业态,下湿壕镇芍药花海灿若云霞、兴顺西镇五金河露营地星空璀璨、银号镇大庙人家乡愁浓郁……这些项目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探索“新能源+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兴顺西镇在县城飞地建设新能源充电桩,实现绿色增收……

 

  固阳县以多元业态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党建引领下“一村一品”的特色如繁星闪耀,“全域共兴”的画卷加速铺展,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

 

  辛勤耕耘终获累累硕果:“41°固阳献”凭实力“出圈”,获得“乡村振兴赋能计划-电商助农典型案例”和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示范奖;固阳县更荣登人民日报新媒体乡村振兴传播示范县的首批“国字号”试点榜单,成为令人瞩目的乡村振兴“优等生”!

 

  从默默无闻的边塞小城,到有特色、有活力、有温度的品质小城,固阳正以文化之魂塑形、产业之骨强体、民生之要铸基,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大“排面”传奇。

 

 

  (调研组成员:江新辉 赵双喜 王丹 赛娜  执笔:王丹)

 

责任编辑:吴乐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