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呼伦贝尔,天朗气清,绿浪翻滚,鲜花盛放。7月9日至13日,由19家媒体记者组成的夏季联合采访团走进海拉尔区、牙克石市、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额尔古纳市进行了深入采访。采访团成员通过文字和影像的深度结合,生动展现着呼伦贝尔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等多元风貌。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当伊敏河的粼粼波光与城市的万家灯火交相辉映,一幅“主客共享”的文旅体商融合画卷在海拉尔温馨铺展。伊敏河业态提升工程让沿河两岸成为文旅新地标,来自14个旗市区的24座可移动装配式休憩小屋沿河而立,生动展现呼伦贝尔游牧、农耕、渔猎等多元文明的交融共生。
呼伦贝尔伊敏河融合文旅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陶贵川介绍说:“海拉尔区积极响应全市持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文旅业态提升行动号召,以伊敏河文化休闲长廊建设为基础,高标准策划建设实施方案,在方案确定仅20日内,各旗市区休憩小屋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30日内近80%的商业业态投入运营。”
在“遇见·额尔古纳河右岸”主题木屋,你可以体验以自治区级非遗技艺为魂的传统手工艺制作,购买自己心怡的特色文创产品;在《往日时光》主题小屋,你可以听着熟悉的俄罗斯经典旋律,享受自由惬意的河畔休闲氛围;在尼基金列车餐厅,你可以在极具异域风情的环境中品尝美味的特色俄餐……市民和游客置身于伊敏河畔,可近距离感受呼伦贝尔市14个旗市区独特的民俗风情与文化魅力。
伊敏河畔文旅小屋。(王丹/摄)
随着夜幕降临,鄂温克族自治旗的“伊德喜”美食非遗集市以当地特色非遗美食、文创产品和精彩的文艺节目吸引了众多人前来。布里亚特包子、南屯牛排、千层酥、千层糕的摊位前,众多品尝者带着味蕾的满足连连夸赞;非遗手作市集里,太阳花、手工皮具、民族服饰琳琅满目,一针一线皆藏文化密码,件件都是宝藏好物;集市舞台上,民族歌舞、民族服饰、马头琴演奏等文艺表演,让人们领略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伊德喜”美食非遗集市从6月21日开启到8月23日结束,每逢周六开市,是鄂温克族自治旗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弘扬北疆文化的重要实践场景。
“伊德喜”美食非遗集(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马金瑞/摄)
“‘伊德喜’美食非遗集市活动是鄂温克族自治旗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创新实践,通过融合美食、非遗、娱乐等多元业态,呈现特色文旅盛宴,提升区域文化旅游影响力。”鄂温克族自治旗宣传部副部长张秀利说。
夏日狂欢季,戏雪享清凉
7月11日,“歌游内蒙古 夏至呼伦贝尔”2025牙克石凤凰山雪夏欢乐季活动启动,长500米、宽8米的凤凰山景区露天雪道上热闹非凡。车手们驾驶雪地摩托风驰电掣,雪浪飞溅间尽显速度与激情;孩子们在雪道上尽情地打雪仗、玩雪圈,与夏“雪”亲密接触;身着清凉夏装的游客们在雪地上打卡拍照,在这个夏天感受不一样的“诗和远方”……
牙克石市凤凰山景区的雪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马金瑞/摄)
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兴奋地说:“上一秒还在草原打卡拍照,下一秒就踩进了雪堆里。这种体验太奇妙了!”
“这是全国独一份,也是我们的特色亮点。想要夏季看雪玩雪,就要来呼伦贝尔牙克石。”牙克石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贺杨说道。
雪是牙克石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也是牙克石独树一帜的城市名片。这里成功举办了14届旅游冰雪赛事、4届国际雪联越野滑雪中国夏巡赛和2届中俄蒙反季节滑雪邀请赛,也是2020年全国冬运会部分比赛项目的举办地。
一名身着传统服装的游客在凤凰山景区的雪道跳舞。 (新华社记者 马金瑞/摄)
立足资源打造场景,新辟赛道吸引游客,让“冰天雪地”变“金山银山”。“牙克石去冬今春存雪6万立方米,用于夏季滑雪铺设雪道,围绕‘夏季户外嬉雪’这一极具差异化的核心亮点,以轻量化改造场景与精准流量打法双轮驱动,用季节‘反差感’的度夏方式丰富文旅消费业态。”贺杨局长说。
除了盛夏嬉雪这一爆款亮点之外,凤凰山景区还依托资源增加了一些新项目和新业态——桦影时光咖啡长廊、实景主题乐园、草雕城堡彩绘涂鸦墙、解压体验区等设施和空中飞人、摩托艇、水上蓝莓熊等水上项目,进一步推动旅游与休闲康养、生态观光、特色文化深度融合,全方位满足游客休闲、娱乐、购物、美食等多元需求。
花开绘太极,田园变景区
在额尔古纳蒙兀室韦的奥洛契庄园,1989亩太极图油菜花海绽放出唯美的大地艺术奇迹。这片世界记录认证为世界第一大农作物太极图景观,将夏日的热烈与农耕的智慧凝练成一幅动态画卷,吸引了无数赞许的目光。
奥洛契庄园千亩油菜花海“太极图”。(王丹/摄)
7月12日,“北亚油谷·额尔古纳河右岸最美油菜花海推介活动”在奥洛契庄园盛大启幕。本次活动由额尔古纳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市农牧局主办,室韦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承办,旨在打造“油菜之乡”特色文旅IP,构建“农业产业+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三位一体的特色文旅矩阵,实现“田园变景区、产品变商品”的华丽转变,将传统农业转化为沉浸式文旅体验。
近年来,额尔古纳市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10万亩左右,通过整合农业资源与文旅业态,打造了众多以油菜为主题的旅游景观和活动。奥洛契庄园的千亩油菜花海与俄罗斯风情建筑交相辉映,成为游客必打卡之地。
室韦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田一民表示:“我们正构建从种源创新到文旅消费的全价值链。通过申报高产高油极早熟春油菜新品种选育等科技项目,企业将双单倍体育种技术与文旅场景结合,在试验田旁设立科普展区,让游客见证‘一粒种子’的旅程,实现‘油料科创+文旅’的闭环联动。”
游客徜徉于金色花海,参与果蔬采摘、列巴制作,聆听额尔古纳乐队的草原牧歌,在“农业+文化+旅游”的多维场景中感受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完美共鸣。来自北京的游客刘女士赞叹道:“奥洛契庄园太美了,翻涌成金的油菜花海与远山、白桦林共同织就一幅绝美画卷,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每一帧风景拍出来都是大片。”
乌兰牧骑演员在油菜花田起舞。(王丹/摄)
额尔古纳的“野心”远不止于一季花海,依托209万公顷林地、26.7万公顷天然草场与“亚洲第一湿地”,这座北疆城市正以更加创新的文旅战略重构旅游版图:春季的湿地冰融与候鸟迁徙、夏季的花海骑行与森林康养、秋季的麦浪摄影与丰收庆典、冬季的雾凇滑雪与民俗体验,共同编织出全域全季的诗意画卷。
(实践全媒体记者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