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赤峰市巴林右旗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共同现代化试点地区。这份荣誉的背后,是近年来巴林右旗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坚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在文旅产业融合、农牧业现代化、绿色发展等多个领域持续发力,探索出一条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巴林右旗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推进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挖掘本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对重点区域、重要景区景点进行科学规划,先后实施赛罕乌拉民族团结生态旅游特色基地项目、“蒙乡呼特勒”草原风情旅游项目等一系列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积极推进“文旅+”新业态,精心培育12条“文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旅游精品线路,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党建、红色文化、乡村振兴、教育研学、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等内容有机串联。积极探索跨区域文旅产业共建联创新模式,与贵州省台江县、安徽省金寨县、辽宁省大连市等地区开展深度交流与合作,为文旅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巴林右旗“草原盛开石榴花 同心筑梦向未来”系列活动期间,接待各族游客达102.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38亿元。
巴林右旗始终坚持走农牧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农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各民族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种植养殖布局。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97.3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11亿斤以上,跻身全国产粮大县行列。在保证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和本地实际情况,适度扩大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在国家民委倾力帮扶和大连民族大学的精准帮扶下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温室大棚,用于种植蔬菜、水果等。在畜牧业方面,全旗牲畜存栏达到324.09万头只,肉牛肉羊良种覆盖率超过89%。围绕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积极打造各类农牧业现代化场所,建设肉牛肉羊舍饲养殖示范嘎查村,推广标准化养殖模式。同时培育肉羊养殖种养结合草畜一体化科技示范龙头企业,发挥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推进肉羊养殖草畜一体化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实现种植与养殖的有机结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巴林右旗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和生态畜牧业,生产绿色、环保、安全的农畜产品。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深入实施内蒙古东部草原沙地综合治理、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等项目,完成人工造林、人工种草、退化林修复等21.93万亩。在治理过程中,通过围栏封育、种草补播、改良土壤等措施,使曾经退化的草原重新焕发生机。
(作者单位:巴林右旗民族事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