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好邻居。近年来,中国式现代化既为蒙古国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案,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中蒙两国逐步从好邻居、好伙伴升级到两国命运共同体的全面构建。
中蒙两国合作共赢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稳步推进
蒙古国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两国建交75年来,双方始终坚持睦邻友好的大方向,持续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和推动下,中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平稳健康发展,政治互信不断深化,经贸合作成果丰硕,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尤其是经济技术合作方面扎实推进,双方共同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跨境铁路、口岸基础设施升级。多年来,中国帮助蒙古国建设了一批基础设施、生产和民生项目,培训各领域人才9700多名,助力蒙古国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一直愿同蒙方分享治国理政经验,特别是区域发展、减贫扶贫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共同提升执政能力,促进理念相通。2024年12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西里尔蒙古文版首发式暨中蒙治国理政研讨会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举行。2025年4月,一场以“遇见中国式现代化 促进中蒙合作共赢”为主题的中蒙青年座谈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
蒙古国多年来也一直致力于推动“草原之路”发展战略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接。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中俄蒙三国元首会晤时指出,中方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获得俄方和蒙方积极响应。2022年11月,蒙古国总统乌赫那·呼日勒苏赫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发表了一份关于新时代推进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这份文件将两国各自的国家政策机制和发展计划进行了更好的对接与整合,包括将蒙方的“草原之路”发展战略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蒙方的“新复兴政策”与中国的全球发展倡议,以及蒙方“远景2050”长期发展政策与中国的“两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蒙方认为,这份联合宣言作为双边关系的路线图,进一步加强了蒙中邻国合作伙伴关系。
多年来,中国长期保持蒙古国最大贸易伙伴国、最大进口来源国和出口对象国地位。当前,中国对蒙古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0%。中蒙贸易约占蒙古国对外贸易总额的七成,其中出口占蒙古国出口的九成。近些年来,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保护等多领域伙伴关系不断深化,蒙古国还是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和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等机制框架的受益国。2024年是中蒙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中蒙贸易额达到186.2亿美元,同比增长10.1%,创历史新高,超出中国外贸总体增幅5个百分点。2025年5月,中蒙甘其毛都至嘎顺苏海图铁路建设开工仪式在中蒙边境举行,该项目是继1956年二连浩特至扎门乌德铁路建成通车后,时隔近70年建设的中蒙第二条跨境铁路。该中蒙跨境铁路建成后,将实现甘泉铁路与蒙古国南向铁路的联通,促进沿线两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经贸往来,带动中蒙两国跨境物流、产业园区、边贸服务等业态升级。
近年来,中国的手机、新能源汽车在蒙古国广受欢迎,比亚迪已经成为蒙古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冠军。中蒙人文交流也日益密切,已搭建多种人文交流平台,这些平台成为连接两国民众、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对于蒙古国提出的人工智能、绿色发展、人力资源三大转型,中国可以提供支持,同蒙古国携手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1+1>2”的效果。进一步发挥好蒙古国资源禀赋和中国市场技术的互补优势,加强矿产能源、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等传统领域合作,打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等新的合作亮点。
中蒙两国生态治理合作是构建中蒙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源自蒙古国的沙尘暴不仅使本国遭受严重灾害,也波及我国及其他周边国家,中蒙合作共建北方生态安全屏障,防治沙尘跨境传输迫在眉睫。2021年,蒙古国正式启动“十亿棵树计划”,旨在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改善本国生态环境。为支持蒙古国荒漠化防治,2023年9月,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在乌兰巴托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深度参与支持蒙古国实施“十亿棵树计划”行动,包括援建生态保护与修复示范区、推广中国成熟植树造林和防沙治沙技术及模式、开展沙尘暴监测与早期预警合作等。
2023年10月,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蒙古国总统乌赫那·呼日勒苏赫表示,通过密切协调生态友好型经济社会发展,深化可再生能源合作,两国可以共同建设绿色丝绸之路,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因此,共同建立生态绿色区域,如森林墙、人工绿洲和野生动物保护区,以遏制边境地区沙漠化加速,可以引领蒙古国和中国走向战略合作的新模式。
2024年8月,共建生态安全屏障与绿色发展学术会议暨中国绿发会绿链国际合作基金成立大会在京举行。会议以“阻击沙尘 共护家园 绿色发展”为主题,围绕推动公益机构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组织跨国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行动等议题展开交流。按照计划,合作方将联合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戈壁苏木贝尔省等政府部门,在西伯利亚寒流和蒙古国沙尘暴向南必经之道共同建立国际防治荒漠化试验基地。
近年来,中蒙两国在生态治理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从学术研讨到科研合作再到项目落地,双方正逐步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的环保协作网络。这一合作模式不仅为跨国生态治理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在这一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与蒙古国东方省的合作成为中蒙生态协作的生动实践。兴安盟不断拓展与蒙古国东方省的合作广度与深度,围绕荒漠化防治、森林草原保护、水资源管理等领域,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务实合作。通过物资援助、论坛交流、项目落地等多种形式,双方在中蒙边境共同描绘出一条生机盎然的生态走廊与友谊绿带。
中蒙山水相连、命运与共,双边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蒙古国是中国的好邻居、好伙伴,也是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蒙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推进是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功实践。
作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