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诚信建设工程

在线读刊

2025-06-27 17:31

来源:《实践》杂志2025年第7期 作者:朱檬

A A A

  近年来,内蒙古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纵深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特别是2024年以来,自治区将诚信建设工程列为重点推进的“六大工程”之一,全面开展诚信建设工程,在社会信用制度制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应用、信用监管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聚力攻坚诚信建设工程重点任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需要持续推进、不断深化的长期工程。2025年作为巩固诚信建设工程成效、高质量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之年,自治区立足优化信用环境,提升信用水平,年初即印发《2025年度全区诚信建设工程重点任务工作方案》,从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四个方面,系统部署了诚信建设工程应聚焦的重点任务,为工程深入实施提出明确指引和具体要求。政务领域‌,重点健全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全面落实政府债务清偿长效机制,完善失信记录公示制度,强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以“阳光政务”提升政府公信力;商务领域‌,着力拓展专项信用报告应用,创新信用监管奖惩机制和融资服务模式,以信用建设助力营商环境优化;‌社会领域‌,积极拓展“信用+”应用场景,建立健全“信用积分”制,持续加强诚信典型选树和宣传教育,夯实‌社会诚信基础;司法领域,持续深化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着力破解涉企涉府执行难题,深入推进虚假诉讼联合惩治,以司法公信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切实强化诚信建设工程政策措施 。一是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加快推进行业信用监管及标准体系建设,强化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信用监管服务体系。统筹优化失信信息分类标准和修复规则,建立健全统一规范、协同共享、科学高效的信用修复工作机制。二是持续加强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信用信息开发应用,优化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提升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质量。加强信用信息整合,实现信用信息跨地区、跨领域互联互通与共享共用。三是全面拓展信用应用场景。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创新、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积极探索具有内蒙古特色的“信用+”应用场景,推动信用便民惠企落地见效。支持各盟市依托“信用分”拓展守信激励场景应用,建立跨地区互认标准,实现“一地激励、全区通用”。四是扎实推进诚信宣传教育。深入实施信用人才专项培养计划,提升信用从业人员素质能力。推动诚信教育全面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将诚信内容纳入中小学思政课程和高校通识必修课程,依托诚信文化教育基地创新教育形式,在中小学校推行“诚信成长档案”,夯实青少年诚信教育基础。强化党员干部诚信意识,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开展“诚信进机关”主题活动,将信用理念贯穿党员干部培养管理全过程,形成学信、知信、用信、守信的长效机制。

  (作者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责任编辑:崔致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