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微网善治”暖民心

在线读刊

2025-06-27 17:20

来源:《实践》杂志2025年第7期 作者:

A A A

  阿拉善盟依托“微网善治”机制,进一步做细网格划分、做强网格力量、做优网格服务,加快构建“党建统领、部门联动、资源下沉、数字赋能”的边疆基层治理新格局。

  一是聚焦优化网格设置、建强网格队伍、强化网格党组织建设、优化网格运行体系,对“微网善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推动构建“网格(小区)党组织+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党组织架构,建立健全“网格(小区)党组织+专职网格员+楼栋(单元、联户)长”的“铁三角”基层微治理核心机制,实现党组织对网格工作全覆盖。明确“铁三角”在引领、主导、协助方面的关键角色定位,精准界定“微网格”涵盖矛盾调解、民生服务、应急响应等九类核心职责边界,有效破解“多头管理、责任真空”难题。全盟32个苏木镇、6个街道、200个嘎查、58个社区共划分“一般网格”1190个、“微网格”2840个,配备专职网格长、网格员1447名,楼栋长、单元长、联户长等微网格力量3577名,同步推动910个党支部(或党小组)发挥领导作用,组织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

  二是推动网格划分更加科学精细、服务主动性更强、参与主体更广泛。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在划分95个一般网格、238个微网格的基础上,将腾格里沙漠旅游区划定为“专属网格”,改变了以往景区游离于常规社区网格之外、管理服务存在真空地带的局面。阿拉善左旗结合网格收集建议,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工会驿站、青年之家等资源,建设升级一批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合理设置休息区并纳入电子地图,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便捷服务。额济纳旗建立“网格发现—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定期组织住建、人社、卫健等部门“入格”解难题。阿拉善右旗构建“苏木镇党委核心引领,嘎查(社区)党组织基础支撑,辐射小区楼栋(新兴领域、物业企业)”的多元共治体系,吸纳快递员、出租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担任“流动网格员”,有效延伸治理触角。 

  三是精准实施理论讲解、实战演练、互学互鉴专项培训。制作“微网善治流程图”,为推进工作提供“一图读懂”可视化“作战图”。聚焦高频难点手把手指导、点对点纠偏,搭建开放共享、互学共进的交流平台。额济纳旗通过岗前培训与应急演练,规范了矛盾纠纷“发现—上报—分流—处置—反馈”五步闭环流程。

  四是推动治理效能提档跃升,积极探索创新突破路径。额济纳旗依托“我的额济纳”便民服务小程序,开通线上纠纷隐患受理功能,打通群众诉求线上反馈和收集渠道。阿拉善高新区乌兰布和社区针对新就业群体需求,建成多功能“党群服务中心爱心驿站”,通过党建引领、资源整合、服务升级,集成休息歇脚、工具借用、书刊阅读等6项服务。阿拉善右旗泰隆社区创新实践“六个一”暖心服务举措(党的政策讲一讲、常在小区走一走、常到楼道看一看、碰到纠纷劝一劝、遇到困难帮一帮、共治共建议一议),通过网格员高频次、常态化的走访服务,累计开展活动40余次。

  阿拉善盟将持续以“微网格”托举“大民生”,以“善治”成效书写“善成”文章,着力将边疆地区的治理愿景转化为可感可及的幸福实景。

  (阿拉善盟委社会工作部)
责任编辑:崔致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