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水利厅:全力推进节水行动 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在线读刊

2025-06-27 17:07

来源:《实践》杂志2025年第7期 作者:

A A A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水情,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开创性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在这一治水思路的指引下,节水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水资源利用方式发生深层次变革。节水行动作为“六个行动”之一,是自治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自治区水利厅作为节水行动统筹牵头部门,坚决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和节水优先方针,不断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体系,全力推进节水工作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坚决打好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
  
  认清形势,增强推进节水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水资源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内蒙古水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除松花江流域外,通辽以西10个盟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800立方米左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2/5。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都将节水置于优先位置。自治区水利厅会同有关部门、盟市,紧紧围绕节水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断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深挖重点领域节水潜力,激发节水市场活力,使自治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近10年来,在全区生产总值增长近2.2倍的情况下,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节约用水成效显著。

  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为节水行动“量体裁衣”,构建“目标—任务—保障”三位一体实施框架,重点部署9个方面30项具体举措。自治区水利厅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深刻认识做好节水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切实增强推进节水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履行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完善机制职责,协同有关部门扎实推进节水行动,全面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顶层设计,不断健全完善节水制度政策体系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聚焦农业、工业、城乡、生态等重点领域,加快建立健全系统、完整、协同的节水制度政策体系。

  组织修订《内蒙古自治区节约用水条例》,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加快发展节水产业的具体措施》《2025年全区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方案》等节水制度,逐步建立健全自治区节水制度政策体系;修订自治区行业用水定额,进一步完善节水定额标准体系,为系统推进节水行动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聚焦重点,全力推进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自治区建立了以政府主导、水利牵头、其他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节水行动调度督导机制,动态跟踪各地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

  严格“管”,管好水资源。分行业确定节水指标,分盟市确定节水目标,并将节水目标任务分解到旗县。持续完善取用水监测计量体系建设,夯实节水管水基础,严格落实限审限批相关要求,把好项目审批关。

  狠抓“节”,深挖各领域节水潜力。农业方面,35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全面开工,新建成127万亩、改造提升83万亩,完工率分别为64%、55%;渠道衬砌灌溉工程开工16.3万亩,开工率44%;271万亩水肥一体化灌溉工程全部完工;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新增完成改革面积395.4万亩,完成率40%。指导河套灌区科学实施春灌,耗水量13.96亿立方米,较去年减少1.35亿立方米。工业方面,推动各产业节水全覆盖,制造业领域和火电行业节水技术改造项目开工30个、开工率71%,完工11个、完工率26%。创建节水标杆企业8家、节水型企业91家、节水型园区12家,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扎实推进乌海市水预算管理试点工作,覆盖283家主要用水户。城乡方面,完成城镇节水专项体检,实施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程,谋划更新改造项目93个,开工39个、开工率42%,改造供水管网190.6公里,可减少管网漏损119万立方米。城镇供水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开工29个、开工率31%;农村牧区供水保障工程项目开工77个,开工率84%。生态方面,完成“三北”工程六期规划水资源论证,2025年可配水量1.82亿立方米,能够满足治沙用水需求。坚持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大力发展节水林草,更多使用节水耐旱的灌木草种治沙,灌木造林占造林总面积70%以上,新建项目灌草种植比例达90%以上。新争取黄河“几字弯”生态用水指标1.56亿立方米。

  强化“治”,大力整治突出水问题。持续做好地下水超采区巩固治理,对2024年度不达标地下水管理单元所在旗县实行新增取用地下水限审限批,制定2025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要点,部署开展新一轮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工作,扎实推进西辽河流域和鄂尔多斯台地等重点区域超载综合治理,通过“压、减、补、退”综合施策,全力推动实现到2025年底重点区域累计压减超采水量3.3亿立方米以上目标。根据2025年第一季度全区地下水超采区水位变化情况季报,自治区31个超采区中26个超采区地下水水位呈稳定或回升状态。

  聚焦“增”,努力增加水资源供给。聚焦提高再生水综合利用水平,围绕规划建设、资源配置、市场培育、技术保障4个环节,提出15项具体举措。加大再生水配置管网建设力度,谋划实施再生水综合利用项目59个,开工25个、开工率42%,完成10个、完工率17%;建成再生水管网144.4公里,完工率25%。新建矿井水综合利用项目27个,开工14个、开工率52%。

  突出“活”,不断盘活现有水资源。成立自治区节水产业联盟,实施合同节水项目21个,吸引社会资本超3400万元;推进节水贷、水权贷等绿色金融服务,累计放款27亿元。推进跨盟市水权转让二期工程,首批5300万立方米水指标已具备转让条件,正在开展配置工作;推进用水权短期交易,指导包钢集团节约水量1349万立方米,向包头市38家用水企业交易转让,探索出激发企业节水动力、优化水资源配置新路径。
下一步,自治区水利厅将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全力以赴推进节水行动,发挥好统筹牵头作用,持续健全完善节水政策制度体系,确保完成年度用水总量控制在196.3亿立方米以内、新增节水能力2.75亿立方米等各项目标任务,为自治区“贯穿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弘扬蒙古马精神、闯新路进中游”中心大局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责任编辑:崔致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