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科技成果应用 服务乡村产业振兴

在线读刊

2025-06-27 16:56

来源:《实践》2025年第7期 作者:苏和

A A A

  “十四五”以来,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农业、畜牧、食品加工等专业,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和高水平科技平台建设,加强与地方政府、农业企业、行业协会等合作,不断推动农业领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为乡村产业振兴贡献科技力量。
  
  建设高水平科技平台,服务现代农牧业发展
  
  学院与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政府合作建设“中国·敕勒川现代农业博览园”,建成高标准农田、现代设施园艺、生态经济林果、现代马业、食品加工检测等五大示范区,获批为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获批和建设自治区教育厅“内蒙古特色果酒系列产品产学研科技创新平台”、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马文化与马产业研究中心”、自治区发改委“现代马业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自治区文旅厅“马术”及“马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依托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科技平台,学院与土默特右旗、中国农业大学等共建“敕勒川区域农业绿色发展创新中心”,协同推进“院士工作站”建设,承担智慧农业、甜菜、敕勒川农业品牌3个实验站建设任务,探索出5种盐碱地改良方案,学院10名科技特派员与2个乡镇10家企业结对帮扶,31名科技特派员与31个行政村结对帮扶。同时,学院与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库伦旗、杭锦旗、突泉县等旗县深入开展校地合作,共建“博士专家工作站”“产教融合基地”“科技小院”等产教融合平台12个,推广设施园艺、玉米高产、燕麦新品种、马繁育驯养、肉制品加工、果品加工等实用技术26项,服务农业公司、合作社、科技工作者和种植养殖大户。

  建好科技小院,服务乡村产业振兴
  
  学院组织师生深入一线,建成一批国家级科技小院。与内蒙古浩坤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建设的“伊金霍洛旗玫瑰科技小院”,为企业制定玫瑰生产标准1项,指导推广玫瑰种植8700亩,合作研发玫瑰3大类14种产品,每年营业收入1349万元。与库伦旗蕴绿菌业食品公司合作建设的“库伦旗荞麦科技小院”,为企业筛选优势荞麦燕麦品种8个,提供技术2项,审定燕麦品种3个,指导建设标准化试验区100亩,示范带动830户农户标准化种植。与突泉县地厚牧业公司合作建设的“突泉县羊业科技小院”,研发肉羊繁育技术2项,肉羊年产羔率提高20%,服务新增合作养殖户25户,户均年增收2.6万元。与鄂托克前旗鸿成产业公司合作建设的“鄂托克前旗辣椒科技小院”,开展辣椒品种选育、连作土壤改良研究,为企业提供智能化生产技术2项,推动形成2.5万亩辣椒高效种植基地。与鄂伦春自治旗农牧业产业研究协会合作建设的“鄂伦春食用菌科技小院”,建立食用菌种质资源库,指导公司年产优质元蘑5.4万斤、滑子蘑6.5万斤、黑木耳20万斤,总销售额1100万元。通过科技小院建设,学院实现人才培养、科研攻关与产业升级的闭环联动,科技研发、产品开发、科技示范、成果转化等实力和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开展农技培训推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依托学院“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内蒙古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学院93名教师被聘为包头、鄂尔多斯、赤峰等盟市科技特派员,面向广大乡村牧区、农牧企业、合作社开展技术服务、科技培训、咨询指导。承办全区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全区乡村振兴农牧民带头人培训、“耕耘者”振兴计划等培训项目159期,年均培训1万人次以上。在内蒙古奔腾融媒上线科普视频29个,累计浏览量超过59万次。同时,学院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在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自治区科技创新中心、包头市科学技术局的指导下,加快推动“蒙科聚”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应用,集中发布黄瓜根土互作技术、种苗脱毒技术、山丹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等31项科技成果,组织6项科技成果开展路演,并以生产经营权许可、知识产权转让等方式与多家企业、合作社开展合作。
  
  加强有组织科研,推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学院出台一系列科研激励制度,对教师获批自治区级及以上科技项目给予一定比例经费配套;对教师承担企业横向合作项目不收取管理费且按照经费10%予以配套,并纳入岗位聘任、绩效考核指标;将教师科技成果转化到校收入的90%用于个人绩效发放,并在职称评聘中认定为重要业绩成果。投入300万元立项建设作物育种、现代园艺、肉羊和马产业、农畜产品加工、农机装备、乡村旅游等14个院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团队获批为教育厅专项研究团队,1个团队被评为包头市最美科技创新团队。

  面向“十五五”新征程,学院将进一步加强科技制度创新,强化科技创新团队和科技平台的支撑建设,鼓励更多教师走向田间地头,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解决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难点”,推动更多“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生产线效益”,为内蒙古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高等职业教育的力量!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姝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