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抓作风建设的辩证法

在线读刊

2025-05-28 15:31

来源:《实践》杂志2025年第6期 作者:刘倩

A A A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抓作风建设,要掌握辩证法这一基本方法论。

  要从小处抓起。辩证法告诉我们,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飞跃引起质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作风问题上,大问题要抓,小问题也要抓。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抓小的目的是避免“由小变大”,办公用房超标一点,公车拿来私用几回,出差让接待方顺道安排一下景区、会所,还有年节送高档月饼、大额购物卡这些事情,看起来不起眼,但如果不从这些细节着手抓起,不从管住党员干部的嘴和手开始,“四风”的顽瘴痼疾就纠治不过来。只有在小事小节上筑牢堤坝,才能在大是大非上站稳立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才能积小胜为大胜,从方方面面营造廉洁从政的政治生态。

  要从具体抓起。辩证法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查摆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既要关注共性问题及其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具体表现,又要注意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存在的特殊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当前,作风顽疾如同“变形金刚”,套“马甲”、披“隐身衣”、玩“躲猫猫”。因此,必须在“广谱扫描”的基础上“靶向治疗”,既运用制度建设的“复方药剂”建立长效机制,又要开出针对行业特质的“单方良药”,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与精准化的有机统一。

  既抓当下又抓长远。辩证法强调事物是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的,当前和长远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又会在不同时期体现出各自的阶段性特征。抓当下,就是要关注阶段性特征,结合当前时空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有的放矢,集中火力打好攻坚战。抓长远,就是要将作风建设纳入制度化轨道,出台修订一系列党内法规制度,着力构建具有确定性、规范性、稳定性的制度机制,为“四风”问题划出明确“禁区”。要在制度的实施和监督上下功夫,对踩“红线”的行为零容忍,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隐形变异,发扬钉钉子精神打好持久战。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作者单位: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崔致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