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文艺力量 争当北疆文化建设“排头兵”

在线读刊

2025-04-28 10:21

来源:《实践》杂志2025年第5期 作者:赵旺

A A A

  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开展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这为自治区文艺界和全区各级文联组织办好两件大事、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有力遵循。特别是在当前北疆文化品牌打造已初见成效的基础上,我们更要以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为抓手,细化任务措施,压紧压实责任,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推动北疆文化在新时代活起来、火起来。
  
  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提升北疆文化研究质量
  
  凝聚思想共识。以自治区文艺界思想引领“培根铸魂”工程为依托,切实将北疆文化作为全区文联系统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完善分级分类工作机制,拓展培训新方法新手段,扩大教育引导的覆盖面,团结凝聚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充分认识北疆文化内涵特征与时代价值的基础上,自觉开展主题文艺创作实践。组织专家学者进一步深入挖掘我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史实,推动蒙古马精神、“三北精神”等内蒙古精神特质的艺术表达,探究北疆文化的内涵、丰富北疆文化的外延,切实增强广大文艺工作者对北疆文化的认同感。

  深化研究阐释。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评论建设,更加注重对北疆文化文艺创作的学理性研究,开展自治区社科规划、社科基金、文艺创作基金三个新时代文艺评论北疆文化建设专题研究,举办以北疆文化为主题的各类座谈会、研讨会、交流会,鼓励通过学术争鸣推动形成创作共识、评价共识、审美共识。在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的指导下,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研究探讨“北疆文化与新时代中国文艺”等课题,探索进一步推进北疆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和崭新路径。巩固传统文艺评论阵地,用好网络新媒体评论平台,把更多北疆文化优秀文艺作品推介给人民群众,潜移默化使北疆文化成为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精神力量。
  
  加强组织引领工作,提升北疆文化创作水平
  
  持续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机制。推动各级政府加大对文艺创作生产的扶持力度,切实用好文化领域国家和自治区创作基金及专项资金,不断深化与中国作协签订的《内蒙古文学创作帮扶合作三年计划》,认真落实《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管理办法》,从教育培训、专业扶持、资金保障、场地孵化、宣传推介等方面予以支持。完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常态化机制,统筹集体采风活动与个人驻点“深扎”,推动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北疆文化的浸润中汲取创作灵感、积累创作素材。

  持续改进文艺创作生产引导机制。按照自治区党委中心工作,及时发布年度重点创作选题指南,通过主题活动、工程项目、评论评奖等具体举措,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聚焦两件大事,推出更多与时代同频共振、充满生活气息、彰显北疆文化的精品力作,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当代内蒙古改革发展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精神品质。加强自治区文艺界行风和职业道德建设,深入挖掘自治区文艺界北疆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引领更多文艺工作者自觉主动投入北疆文化文艺创作中来,掀起北疆文化文艺创作新热潮。

  持续改进文艺创作生产组织机制。健全选题规划、动员申报、专业指导、孵化推出、重点研评、宣传推介的全链条文艺创作生产组织流程,实施文学攀登工程、舞台艺术创作工程、音乐创新发展计划、美术摄影书法发展计划、网络文艺创作工程等一系列工程项目。完善“签约作家”制度,围绕北疆文化题材深化文学创作。以“备战”思维,锚定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十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等国家级重要奖项,组建由专业人士组成的项目组,研究制定推进方案,不断打磨提升作品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准,彰显北疆文化文艺创作成果。
  
  加强宣传推介工作,提升北疆文化传播质效
  
  开展重大文艺活动。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精神,通过引进更多国家级重大文艺活动,向国内外充分展示北疆文化风采和内蒙古正面形象。重点举办“荷花奖”现当代舞评奖、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全国网络文艺盛典、八千里边防主题美术采风写生创作等活动,充分展示内蒙古独有的文化味、文艺范,把“家”里的北疆文化氛围营造得浓浓的。

  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坚持文艺惠民为民乐民的宗旨,组织开展“舞动北疆”“唱响北疆”等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重点与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共同举办第二届“村歌嘹亮”主题活动全国集中展演,让基层群众共享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成果。以“到人民中去”等为主题,广泛开展文艺演出、文艺培训、文艺支教等工作,深化乌兰牧骑“学·创·演”活动,探索推进乡村美术馆建设,推动优质北疆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组织“北疆文化神州行”活动。认真落实北疆文化“走出去”引导奖励机制,推动文艺演出交流活动的常态化开展,重点举办“翰墨中华·赓续文脉”内蒙古优秀书法作品全国巡展、“艺韵北疆”内蒙古形象美术摄影作品全国巡展等活动,同时赴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对外文化交流,让国内外通过北疆文化认识内蒙古。
  
  加强机制改革工作,提升文旅产业融合效益
  
  推动优质文艺资源转化。提升北疆文化文艺原创水平,推动文艺版权工作纵深发展,举办“北疆文蕴 版权绽彩”内蒙古优质文艺版权资源转化创享展等活动,助力优质文艺版权的市场转化,营造良好创作和营商环境。通过组织评选文学“索龙嘎”奖、艺术“萨日纳”奖,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北疆文化文艺精品,加大宣传力度,搭建展示平台,当好文艺精品与市场主体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充分释放优秀文艺作品的市场潜能。

  主动投身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内容建设,丰富文娱产品,主动对接旅游产业发展,以文艺的形式讲好壮美风光中的内蒙古故事,提升文旅产品文化内涵,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助力文创产业发展,推动内蒙古美术馆、内蒙古文学馆等北疆文化馆藏资源较为丰富、管理制度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建立完善多元文创空间,逐步实现专业化设计和定制化服务,提升文化品位和产品附加值,持续擦亮北疆文化品牌,推动自治区文化建设向着全国上游迈进。
责任编辑:张姝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