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载,青春在西部闪光

在线读刊

2025-04-27 15:06

来源:《实践》杂志2025年第5期 作者:

A A A

  2003年,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号角吹响,22年来,1.6万余名怀揣理想的青年学子奔赴内蒙古大地。他们践行“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誓言,将个人理想深深扎根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壮阔征程,以热血浇灌希望,用奉献书写担当,在广袤的北疆大地上谱写了一曲激昂奋进、建功报国的时代长歌。  
  
  扎根基层:破解人才荒,锻造发展生力军
  
  二十二载春秋,青春与热土相拥。内蒙古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如一场及时雨,润泽祖国北疆广袤大地。一批批青年学子告别繁华,扎根农村、牧区、边疆,用脚步丈量民情,以智慧激活乡土。

  他们既是课堂上的支教老师,又是草原深处的科技特派员;既是脱贫攻坚的参谋助手,又是乡村振兴的创新引擎。这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以专业与激情填补了基层人才缺口,更以赤子之心将个人成长熔铸于祖国北疆发展的时代脉搏中。  

  填补人才缺口,激活公共服务末梢。内蒙古地广人稀,偏远地区长期面临教师、医生等专业人才短缺难题。西部计划累计向全区103个旗县区输送志愿者1.6万人,其中基础教育领域志愿者占30%,医疗卫生领域占15%,乡村建设和社会治理领域占20%。2024年实现了20个边境旗县全覆盖,个别偏远苏木乡镇实现专职教师、医护人员“零的突破”。来自17所区内外高校的2081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用知识播种希望,他们在当地中小学开设编程、国学、普通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课程,创新开展“马背上的云课堂”,通过直播为牧区儿童授课,他们教过的孩子,很多在大学毕业后返回家乡,教书育人。

  科技赋能乡村,点燃产业振兴火种。来自发达地区高校的志愿者将新技术、新理念注入农村牧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通辽市奈曼旗,西部计划志愿者联合惠农公益组织推广“电商+合作社”模式,帮助农牧民销售牛肉干、荞麦面等特色产品,年销售额突破800万元。在自治区本级和锡林郭勒盟、乌海市,由共青团组织西部计划志愿者主导的“青创空间”孵化小微企业超过200家,创造就业岗位1万余个。
  
  创新机制:构建“招管培用留”全链条政策体系
  
  从“输血”到“造血”,内蒙古以制度创新破解志愿服务长效难题。精准“招”,对接高校与地方需求,实现人才与岗位“双向奔赴”;科学“管”,建立动态考核与导师帮带制度,让志愿者在实践中淬火成钢;系统“培”,开设边疆实训营,培育既懂政策又通民情的复合型人才;大胆“用”,打破资历壁垒,鼓励优秀志愿者在嘎查村和项目一线任职;暖心“留”,通过落户优惠、创业扶持等政策,让志愿者从“过客”变“归人”。这套环环相扣的“青春链”,让志愿服务的星火燃成燎原之势。 
 
  入口严谨,让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信得过。强化对各高校招募工作的规划和指导,招募志愿者中,党员占30%以上,共青团员超过90%,本科学历的占95%以上。探索创新自治区、盟市、旗县直至服务单位的“四级机构、四级管理、四级服务”工作网络,旗县级集中派遣及乡镇级分散派遣相结合,做到专业依托、地缘依托,持续抓好招募、管理等关键环节。

  政策暖心,让志愿者“下得去、留得住”。激励有力度,服务期满志愿者考研初试加10分,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设专项岗位,工龄连续计算。生活有温度,发放差异化补贴,志愿者生活补贴与乡镇刚入职公务员补贴标准相当,个别旗县配套周转公寓。创业有支持,开展西部计划专场招聘,对服务期满西部计划志愿者参加消防专项志愿服务开辟通道等,40%的服务期满志愿者选择扎根内蒙古,近千人成长为旗县、苏木乡镇干部,补强了基层治理中坚力量。

  校地协同,构建产学研融合新范式。高校与地方政府深度合作,形成“需求对接—实践培养—成果转化”链条。内蒙古农业大学与通辽市共建“科技小院”,组织志愿者开展节水农业培训。内蒙古医科大学志愿者参与健康内蒙古行动,建立“流动医院+家庭医生”服务网络。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志愿者开发“智慧助老”“防诈骗”App。
  
  家国情怀:绘就民族团结与生态保护的“青春答卷”
  
  在祖国北疆,内蒙古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被赋予更深沉的内涵。蒙古包里的教学,那达慕上的宣讲,志愿者们用真诚搭建民族团结“连心桥”;库布其沙漠的治沙造林,呼伦湖畔的湿地监测,青春身影跃动成生态屏障的“绿色卫士”。他们勇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牧民的哈达与沙地的绿荫间,写就了新时代青年对家国最深情的告白。

  阿尔山市西部计划志愿者依托专业优势,累计开展民族政策理论宣讲20余场次。四子王旗西部计划志愿者联合消防大队,在边境牧区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活动100余场。巴彦淖尔市西部计划志愿者打造“西部计划小院”,在乡村振兴、“三北”工程攻坚战、保护母亲河等领域开展志愿服务。呼伦贝尔市西部计划志愿者开展草原垃圾清理行动,成立生态监护志愿服务队,保护草原。

  二十二载风雨兼程,二十二年青春如歌。内蒙古将继续以西部计划为桥梁,汇聚更多青春力量,在广袤北疆续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华章。

  (自治区团委
责任编辑:崔致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