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逾期交房,消协介入,业主获赔24.8万元;新车未出4S店漏机油,消协调解获赔11.4万元;美容院伤“面子”,消协出面获赔5.5万元;培训机构无资质,消协介入退款5.8万元……这是一串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数字,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也是一位消费维权工作者的坚定足迹。
海燕(左)在“CCTV3·15”晚会现场参与晚会接诉工作。(来源:“锡林郭勒日报”微信公众号)
锡林郭勒盟消费者协会秘书长(锡林郭勒盟维权中心主任)海燕,从事消费维权工作21年以来,积极化解各类消费矛盾纠纷,从产品质量到虚假宣传,从缺斤短两到价格欺诈……累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19万元。她被中国消费者协会授予2022—2023年度“消费维权先进个人”,获评“全区十大最美消费维权人物”。她负责的部门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岗”,被自治区妇联授予“三八红旗集体”,被自治区工商局授予“全区工商系统道德模范集体”,被锡林郭勒盟妇联评为“巾帼文明岗”。
拓展维权渠道是海燕多年来的工作重心。2009年,她依托工商系统12315受理平台,在全国首创“一诉一访”回访制度,得到央视网等各大主流媒体的关注;2011年,她制定《锡林郭勒盟洗染行业的赔付标准》和《锡林郭勒盟美容美发行业处理消费纠纷暂行规定》,在全区率先实施;2017年,她尝试与锡林郭勒盟检察分院共同建设全国首个“消协+检察”维权中心,运用两部门发挥联动、协助执法的有效机制,共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2018年,她与锡林郭勒盟司法局、民商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制定出台了《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实现了调解、诉讼的无缝对接;2021年,她进一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积极推动经营者落实消费维权主体责任,在全区范围内第一个制定出台的《锡林郭勒盟消费者协会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实施办法》启动实施,切实完善了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推动了全盟消费维权协同共治新机制建设。
海燕(左)参与节目录制,以案释法,发布消费警示。(来源:“锡林郭勒日报”微信公众号)
海燕多年坚持开展警示提示、以案释法。四次来到“CCTV3·15”晚会现场,参与晚会的接诉工作;接受央视专访,做客央视财经频道直播间;在各级报刊发布消费警示258期。2015年8月15日,她建成了以发布市场动态、消费警示等为一体的“锡林郭勒盟消费者申诉举报微信公众平台”,目前已发布消费信息8584条。
这是她第三次获得中国消费者协会授予的“消费维权先进个人”称号,海燕表示,将继续为消费者排忧解难,为市场良好发展提供支撑,最终实现经营者、消费者、监督者多赢的和谐稳定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