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巴彦图嘎苏木脑木罕嘎查海玉峰的家,他正忙着清扫牛棚,给牛添草、喂料。养牛这些年来,他和妻子都是在这种忙而有序的生活中度过,看着乏味,却乐此不疲。
海玉峰正在棚圈里劳作。(摄影:顺布尔)
海玉峰家承包草场面积6781亩,租赁草场面积10000亩,棚圈总面积达3000平米。这两年,他积极调整畜群结构,引进了72头西门塔尔牛,准备在养殖良种肉牛事业上“大干一场”,但养牛远没有海玉峰想象中的那么轻松。每天天不亮他就得起床,为牛添草喂料,清扫牛舍,深夜还要到牛棚转一圈,观察牛犊的生长情况、健康状况等。海玉峰深知自己在养牛行业还是初学者,丝毫不敢松懈,他利用一切空闲的时间学习,不仅阅读相关书籍,还参加苏木组织的冷配专业培训班等,很快便从最初的肉牛养殖“小白”成为了行家里手。他对于肉牛的适应期、增肉期、催肥期等各种时期的养殖习性、注意事项以及易发情况和解决方法都了如指掌,得心应手。
“品种改良是王道。”海玉峰笑着说道,为此他连续两年请了专业技术人员为自家80头牛做冷配,进而提高整体养殖水平,确保肉牛养殖效益。通过两年来的实践和摸索,今年,海玉峰准备自己做冷配,“有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示范指导,我的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他说道。
海玉峰不仅注重完善养殖技术,还坚持走智慧牧业的道路。在他家的牧场里,一口喂牲畜的水井,摇身一变成了“智慧牧场”的监测点,通过水井上方的视频识别设备,对牲畜耳标中的芯片进行精准识别,他坐在家里利用手机上的“智慧牧场”系统,就可以查出每头牛、每只羊是否按时“归队”饮水。如个别牲畜没有按时返回,系统将启动报警程序,可精准提示牲畜的电子编号,做到了“实名排查”。在他看来,机械化、智慧化是现代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时代在变,想过好日子,不仅要勤劳肯干,头脑也要灵活转变。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海玉峰不断地努力下,2023年,他家的家庭牧场被鉴定为华西牛培育户。海玉峰养牛致富的信心也越来越足,计划着下一步实现育肥出栏肉牛全过程养殖体系,在西门塔尔优质良种肉牛体系的基础上逐步打造华西牛繁育体系。
近年来,巴彦图嘎苏木以草原生态保护为前提,通过宣传培训、政策扶持、项目倾斜等多措并举的方式,积极引导牧民改善传统生产经营方式,大力发展优质肉牛产业,帮助和带领牧民走上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的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