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衡量一个人对工作的热爱?看他的精力在哪里,心思在哪里。
如何评价一名村党委书记对村子的付出?看村集体经济壮大,看村多元产业发展,看村容村貌村风改变,看村民幸福指数提高。
姚志军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观礼(来源:中共元宝山区委宣传部)
赤峰市元宝山区元宝山镇建昌营村党委书记姚志军,2019年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名农村基层党组织代表受邀赴首都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观礼。2023年12月,在自治区嘎查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比武争星”擂台赛中,他一举夺得桂冠。
2014年1月,姚志军接任建昌营村党委书记,作为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唯一没有“分家单干”行政村。建昌营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建昌营村和谐美好的幸福图景伴随姚志军的到来渐次铺展。
开拓者 带领村民绘就“致富图”
两个煤矿、一家热电企业、一家铜业产品公司……11家村办企业是建昌营村改革开放成就的印证和缩影,也是建昌营村转型发展面临的难题。
破解资源枯竭,实现可持续发展,姚志军艰难“赶考”,踏上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嬗变之路。
让农民增收就要和土地要效益。姚志军打破持续30多年的经营方式,“转”土地经营方式,让黄土地变“金”,发展现代农业,让农民靠地吃饭。建昌营村3182亩耕地集体土地经营权以公开竞拍的方式进行流转,提高土地利用价值,使村民收入每年增加近300万元,村民分得流转金,还能以产业工人的身份重返土地。
国际种苗特色小镇育苗车站。(来源:中共元宝山区委宣传部)
2018年,建昌营村党委与驻地企业和润农业党总支合作联建,打造以种苗繁育为核心,涵盖综合服务、康养休闲、民俗风情、物流仓储等功能区的中国北方国际种苗特色小镇项目,组建了和兴农业公司,集中流转土地1600多亩,为全村调整完善产业结构、向多业并举的转型之路迈出重要一步,搭上了以产业为支撑的乡村振兴快车。
为实现土地使用效益最大化,姚志军带领村班子举办耕地经营权拍卖会,成功竞拍近3000亩集体耕地的经营权,再次激活了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建昌营的致富版图越来越壮阔。
先行者 “引燃”法治建设“星火”
乡村治天下安,姚志军任职村党委书记以来,将法治建设融入基层治理和经济发展,让“安一方民,兴一方业”的法治画卷绚丽多彩——
打造“火车头”,编织法治“顾问网”,做到村有民调组织,组有人民调解员,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打造“自留地”,让法治宣传深入民心。建昌营在村电视台每天下午设立2个小时的《法治专题栏目》,设立“法治建昌营微信公众号”,建起法治文化广场,创办《法治建昌营》小报,开展《周末法律顾问咨询》活动。
打造“阳光村务”,充分保障村民知情权、决策权,积极调动群众参与决策、监督的积极性,让“阳光村务”落地生根,在群众中开花结果。
振兴发展有航道,法治建设是不可或缺的护航员。随着依法治村工作的深入拓展,法治之花在建昌营大地处处绽放,芳香四溢。
耕耘者 “深耕”人民幸福生活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样的行动指南,也是姚志军一直以来的奋斗路径。
在建昌营村优厚的村民福祉里可以感受姚志军打下的“村富强、民幸福”的强劲节拍——
建昌营村投入600余万元,协调区政府、区住建局、镇政府及供暖单位元宝山发电厂,各方力量汇聚解决了全村的供暖问题,全村的平房区百姓都住上了暖房。
建昌营村村貌。(来源:元宝山区委宣传部)
建昌营村是元宝山镇16个行政村中第一个实现管道排污的行政村,元宝山区66个行政村中第一个建起公交汽车站的村。
为保障村民安全,建昌营村在全村主要街道路口安装高清电子摄像头76个,实现安全监管360度无死角。
村内有高标准建设的幼儿园、高标准旅游厕所,4名专业医疗技术人员在岗的村卫生室,与宝山中医院共建,每年为老年人、妇女免费体检2000人次,为村民开展义诊服务。
村里开放洗浴中心,建昌营村民全年享有50次免费洗浴;实施社区型股份制,村民按人领取分红股金;达到一定年龄的老人有退休养老金,升入大学的孩子有教育奖学金,符合条件的失地村民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金,全体村民都享有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金,全村入社保率达100%……
不仅民生福祉优厚,村民文化生活也十分富足。姚志军以村文化活动中心为阵地,编织秧歌队、舞蹈队、文艺队多层次文化网格,组织农民文化艺术节、青年篮球赛、全民健身跑……各种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成果共享”的清风吹进了每个建昌营人的心田,一条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的发展之路,已越走越宽。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今天的姚志军,依然奋斗在路上,在建昌营村更加富强的路上,在建昌营人更加幸福的路上,朝夕不倦,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