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凉风习习。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双河镇团结村麦后复种葵花基地,已经收割好的葵花头正插在茎杆上晾晒。村党支部书记邬永强看着满地收割好的葵花,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为了引导鼓励村民多种小麦,并保持经济收入不受影响,我们村试行了麦后复种葵花。春天流转了382亩土地并全部种了小麦,亩均产量800斤。7月20日左右,我们全部移栽了葵花苗,这几天正在收割,产量应该不错。”邬永强笑呵呵地说。
邬永强(右)在村民家的玉米地里查看玉米收成。(来源: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融媒体中心)
邬永强是双河镇团结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至今已经有6个年头了。以前,团结村是有名的上访村,矛盾比较突出。2023年,村里创建了“党建+”乡村治理新模式,将信访、调解、评理三者融合,组建“和谐万家调解室”,探索“367”工作模式,用心、用情、用法律、用政策,在你来我往的“拉家常”中解决矛盾纠纷、在走村入户的“交朋友”中化解信访矛盾,把“和谐万家调解室”打造成响当当的乡村治理品牌。
2023年8月份,60多岁的周姓和孙姓两位老人因为粮食晾晒场的归属问题产生纠纷,各执一词、互不退让。邬永强多次出面帮助协商,双方终于签字同意他的调解方案,持续两个多月的纠纷圆满解决。
邬永强不仅是“调解专家”,他还以支部为核心,创新提出“1+3”网格化志愿服务工作法,完善基层党建网、社会治理网和服务群众网,构建起“支部+村民小组+党员联系户”的三级网格组织体系,将“村民只要吹个哨,志愿服务定能到”的服务模式落到实处。
邬永强(左二)看望村里老人。(来源: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融媒体中心)
“村里有7 户长期需要帮助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逢年过节或闲暇之时,邬书记都会组织志愿者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今年‘三八’妇女节,他和志愿者包了2000多个饺子,给这些需要帮助的人送过去,以实际行动温暖他们。”妇女主任赵彩云既是一名村干部也是一名志愿者,她微笑着说:“自从邬书记当了书记后,我们村每年都会开展‘最美家庭’‘干净人家’‘精巴媳妇’等丰富多彩的评选活动,现在,村里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以前,有的村组道路坑坑洼洼,有的村组基础设施不完善,多亏邬书记组织人员修补了6.5公里路面,让我们出行更方便了。”十一组69岁老党员吕风林说。此外,邬永强还全力推进人居环境示范社创建工作,栽植杨树、金叶榆5600株;铺设下水管网,解决村民污水排放难的问题。
团结村曾经是一个土地零散、种植混乱、村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庄,为了带领村民致富,邬永强把村集体闲置的32亩建设用地入股,引进社会资本并投资3000万元,新建鲜食玉米“产供销”全产业链基地,项目今年4月份开工,10月份完工,就地落实订单1万亩,每亩增收1500元,村集体增收20万元;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吸纳19名村民入股,投资25万元开办胶带厂,年生产胶带400吨,年营业额能达到340万元;完成3600亩土地大破大立建设项目,利用原有水坑,配套建设引黄滴灌农业节水增效设施,落实千亩大豆、千亩糯玉米、千亩辣椒三个连片种植示范区。
辛勤的付出,赢得了丰厚的回报,团结村连续5年参加临河区村党支部书记“大比武”,取得优胜村3次、获胜村1次的优异成绩,2022年被双河镇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邬永强个人还获得了多项荣誉,其中,在2023年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农牧厅主办的农村牧区实用人才评比中获得了带头人称号。
邬永强将关爱和温暖送给全体村民,把繁琐和辛劳留给自己,为村民撑起了“一片天”。他将把主题教育焕发出的热情和干劲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力量,用满腔热血和爱心描绘全村的发展蓝图,在为群众服务的道路上笃行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