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仁特古斯:戈壁深处的草原书屋 让精神文化“活”起来

弘扬蒙古马精神

2023-10-24 11:03

来源:阿拉善左旗敖伦布拉格镇人民政府 作者:

A A A

  在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敖伦布拉格镇茫茫戈壁滩上,有这样一个图书馆,虽然只是一间88平方米的白色简陋小屋,里面却陈列着上万册图书。它就是“布仁格日勒图”图书馆,它的馆主是阿拉善左旗敖伦布拉格镇图克木嘎查的一名普通牧民——布仁特古斯。
  
  布仁特古斯老人和他的“布仁格日勒图”图书馆。(来源:阿拉善左旗敖伦布拉格镇人民政府)
  
  今年74岁的布仁特古斯老人,小时候家庭经济困难,小学便辍学放牧,但读书始终是他心中的梦想。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去公社送信,在亲戚家看到一本关于雷锋的故事书,便匆忙借回家中,这是他读的第一本故事书。布仁特古斯爱不释手,接连看了好几遍,从那时起,他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梦想着有一天能拥有自己的图书馆,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
  
  从此,布仁特古斯几十年来读书成习、惜书如珍、爱书如命。他说:“看了50年的报纸,听了50年的广播,在党的带领下,牧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最重要的是精神生活质量提高了。”
  
  2016年“七一”建党节,布仁特古斯腾出自家二十平米的一间屋子,摆出多年收藏的六千多册图书,建起了阿拉善盟第一家牧民自办书屋,供周边牧民免费借阅,并起名为“布仁格日勒图”。“布仁”取老人名字前两个字,“格日勒图”是蒙古语“光明”的意思,他希望这间倾注了毕生心血的图书馆紧跟党的号召,播撒知识、播撒光明。
  
  移风易俗,莫善于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布仁特古斯就是这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肩负起边远牧区文化繁荣的使命。他在图书馆多次举办“书香怡人,民族聚力”全民阅读活动,得到周边苏木镇农牧民积极响应和参与,掀起了一股股读书热。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牧民从酒桌、牌桌被吸引到草原书屋。大家见面的话题也转变为最近读了什么书,看了什么文章,分享读书阅报的心得体会。在这种氛围下,农牧民中也兴起了收藏图书的热潮,存书量最多的牧户一家就达到了2000余册。文化之风悄然拂过周边嘎查,激发起牧民爱阅读、学知识的热情。
  
“布仁格日勒图”图书馆内部。(来源:阿拉善左旗敖伦布拉格镇人民政府)
  
  时至今日,“布仁格日勒图”图书馆在阿拉善盟、旗宣传、文旅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扩建后占地88平方米,藏书突破5万册,书架上关于红色经典、人物传记、历史文学、少儿读物等书籍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地摆放着,牧民可以免费阅读、随时借阅。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引领他人知学向上是人格升华的标志,而布仁特古斯用自己多年的努力和坚持证明了这些,并得到了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肯定。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经过党组织的长期考察和肯定,圆了老人多年的入党梦,布仁特古斯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这也更加激发了布仁特古斯进一步办好图书馆,服务农牧民的信心和动力。
  
  2022年第二十七个世界读书日之际,“布仁格日勒图”图书馆作为央视选取的全国12个独具特色图书馆之一,登上央视新闻直播,向全国观众展示了戈壁深处的图书馆和号称“光明使者”的图书馆馆长布仁特古斯。正是这样的宣传效应,让草原书屋家喻户晓,成为了文化传播的一颗蒲公英,飞到了阿拉善盟各地。如今,阿拉善左旗11个苏木镇共建设草原书屋114家,阿拉善盟更是达到了200余家,从布仁格日勒图开始到十家、百家甚至是两百家,布仁特古斯的这一束光已经成为了一轮火热的太阳,文化之光普照在整片阿拉善的土地上,图书馆的“小”载体激活了“大”能量,使牧区文化阵地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有温度。
  
  2023年7月,在阿拉善左旗敖伦布拉格镇图克木嘎查的“布仁格日勒图”图书馆举办第五次“书香怡人,民族聚力”全民阅读活动。(来源:阿拉善左旗敖伦布拉格镇人民政府)
  
  尽管已到古稀之年,布仁特古斯办好书屋的劲头却丝毫不减,甚至玩出了“新花样”。如果你到了“布仁格日勒图”图书馆,你就会在书桌上发现一个厚厚的本子,来自笔友们的留言册,这是全国各地阅读者的“打卡地”和“交流区”,慕名而来的游客们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痕迹。
  
  每当有读者问起布仁特古斯为什么要开办图书馆时,他都会乐呵呵地说:“这是我一生的心血,我想把知识和书籍带给更多的人,我的岁数虽然大了,但我的孙子已经接过传承的接力棒,我相信这份光明会一直传承下去。”
  
  崇文尚德,诵读传家。相信会有更多像“布仁格日勒图”一样的草原书屋,在琅琅书声、浓浓书香中,让精神文化“活”起来,让群众乐起来,让文明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
责任编辑:崔致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