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萍:当好学生引路人

弘扬蒙古马精神

2023-10-07 17:49

来源:“今日阿拉善”微信公众号 作者:杨学荣

A A A

  生活中,她用真诚的心去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既是孩子的老师,也是孩子们的母亲;教学中,她用真挚感情唤醒每一颗心灵,既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是启迪心灵智慧的引路人。16年躬耕杏坛,她培养出许多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好学生,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文明班集体,她个人也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所做课题多次获得全国、全区、全盟优质课和优秀教学案例……她,就是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阿拉善中学思政课教师杨萍。
  

杨萍(前排中)和她的学生们。(来源:阿拉善日报社)

  银月照白沙,教坛绽芳华。2007年从内蒙古师范大学毕业后,杨萍怀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炙热情怀,从自治区的最东边来到最西边,开启了自己的教学生涯。
  
  “老师,您说我就是您的孩子,我将象征母爱的康乃馨和象征家庭美满的百合花束送给您,我以后一定听您的话,我就是您的孩子。”翻开杨萍的笔记本扉页,夹着一张写满温馨话语的小卡片。这张小卡片的背后,是一段感人的小故事——杨萍的学生小诚踢足球不慎将胳膊摔骨折,因小诚打小失去母亲,父亲在外打工,日常靠姑姑照料,杨萍便主动承担起了照料小诚的工作。杨萍将小诚送到医院,挂号、拍片、办理住院、照顾生活起居……这让从小就缺失母爱的小诚感动不已。出院后,不善言辞的小诚将鲜花送给杨萍,感谢她母亲般的关爱。
  

  杨萍为学生开展课标解读,带领学生更好地树立学习目标。(来源:阿拉善日报社)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唤醒,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身为思政教师的杨萍深知,启心胜于启智。在日常教学中,杨萍总是用自己的真心和真情感化学生。下课了,她会在教室里和学生谈心;放学了,她在办公室辅导学生;周末,她还要忙着走访学生家庭……学生小宏父母离异,家庭教育的缺失,让小宏染上了抽烟、喝酒、打架的恶习。刚进入班级,小宏就不服从管理,桀骜不驯,但杨萍并没有放弃他,并对他进行长达几个月的关心和疏导,定期与他谈心,及时化解开导他的负面情绪,看到小宏有进步,就及时提出表扬……渐渐地,小宏有了明显改变,学习成绩也逐步提高。
  
  工作多年来,杨萍对“教学相长”这四个字越来越有感悟。她经常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演绎的方式探索真理,并通过发现学生的创意和闪光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在一堂哲学课上,杨萍在讲解“意识的产生过程”这一知识点时,发现班上一名学生在走神,当她悄悄走近时,发现学生画出了一座金字塔,形象地展示了她所讲解的内容。杨萍当即鼓励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受此启发,在之后的教学中,杨萍常常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思考和想象,这也让杨萍的课堂常常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杨萍(右五)获评内蒙古首届“最美教师”。(来源:阿拉善日报社)
  
  今年获评内蒙古首届“最美教师”后,杨萍表示:“这份荣誉是鼓励也是动力,我将始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在阿拉善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播撒教育种子,用爱浇灌出更多美丽绚烂的花朵。”
责任编辑:崔致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