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乌海市海勃湾区千里山镇新丰村村民都布新高娃一大早便来到“初心田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捡一捡地里的小石块儿、拔一拔杂草、绑一下树苗……这里的村民很多都无法外出打工,依靠种植大田和养殖牲畜赚取收入,于是,“初心田园”便成了他们兼顾家庭的同时还能增加收入的宝地。饭点临近,徒步5分钟便可以从“初心田园”回到家中做饭,什么事儿也耽误不了。
“初心田园”是新丰村党支部利用闲置集体土地打造的集“党建+扶贫+教育实践”于一体的土地认养项目,村党支部积极与各单位进行联系认领,引导有社会责任感的民营企业家、有爱心的社会人士进行认购,土地由新丰村代为管理,认领人和单位可体验耕种收获的乐趣。“初心田园”实实在在提高了一部分村民的收入,都布新高娃开心地说:“我们家上有老下有小,不方便出去干活,在这边干活,离家近,照看家人也方便,一年集中干四五个月就能挣钱,实实在在给我们增加了收入,真的很好。”
党员带领村民在“初心田园”收获蔬菜。(摄影:毕晓敏)
村“两委”、网格员等工作人员也经常到“初心田园”观察新种植的桃树苗长势如何、是否缺水、有没有生虫……他们在各自负责的一片地里开展着自己的工作,将桃树苗扶正一下、拔一拔杂草……仿佛照看孩子一般,静待它成长、开花、结果,盼着最后的收获。“今年,我们在这里种植了桃树,等到桃树结果以后,我们打算开展‘认养一棵桃树’项目。”新丰村党支部书记苏莹告诉记者。
近年来,新丰村党支部更加坚定了发展村集体经济、带领农区居民增收致富的决心和信心,持续打造“初心田园”品牌效应,更新完善“初心田园”种植计划,在“初心田园”一期的基础上,发展了二期、三期,增加了温室大棚等认养模式,不仅种植收益高的经济农作物,还通过设置临时岗位等方式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目前,“初心田园”项目已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0万余元。
同时,新丰村党支部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通过“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将资源、资金向主导产业聚集,有效盘活现有资源,积极探索引进新项目,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除“初心田园”土地认养项目外,新丰村党支部还牵头与企业合作,采取“村企合作”模式建设标准化废旧汽车拆解处理基地,不断提升村级“造血功能”和经济质量;同时实施了万达公寓、民宿农家乐等6个集体经济项目,横向带动种植养殖、农事服务、乡村旅游各行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自2018年以来,新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累计达71.6万元,带动辖区群众就业70余人,为巩固农区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