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解决农牧民急难愁盼问题,全力保障基层群众生产生活,2023年,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牢牢抓住党建引领包联驻村这一主线,把“精准选派、科学指导、严格管理、关怀厚爱”链条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大力开展驻村干部为民办事服务工作,让驻村干部做群众的“穿针引线”人。
“现在村里建起了‘直报窗口’,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报销医疗票据,真是方便多了!”家住杭锦旗呼和木独镇大套子村的村民戴菊桃高兴地说。
戴菊桃口中的“直报窗口”,是2023年6月初杭锦旗依托嘎查村现有医疗条件建立的村级医保服务站,服务站可提供门诊慢特病认定、报销等10余项便民服务,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便利的医疗保障服务。
杭锦旗呼和木独镇大套子村村级医保服务站揭牌。(摄影:高旭)
大套子村是杭锦旗范围内位置最偏远的村,也是鄂尔多斯市唯一位于黄河北岸的行政村,村民用电、网络接入都需要从巴彦淖尔市协调。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村民办理医保报销手续要到90公里外的镇卫生院,费时又费钱,这些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老百姓。2023年,杭锦旗财政局选派新的驻村第一书记到大套子村开展工作,并协调为村里建起了杭锦旗首个村级医保服务站,居民办理医保业务再也不用长途跋涉来回跑,成功打通了村民享受均等化医保服务的“末梢神经”。
建立村级医疗服务站只是杭锦旗驻村干部扎根基层、真心为民办事服务的一个缩影。2023年以来,杭锦旗围绕服务群众、助力乡村振兴这一目标,突出“党委部门包联基层组织相对薄弱嘎查村、经济部门包联产业项目相对薄弱嘎查村、政法部门包联基层治理相对薄弱嘎查村”原则,把最精干、最优秀的151名机关干部选派到基层,让他们奔赴乡村振兴一线,共同描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生动画卷。
“农牧民的需求在哪里,我们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作为驻村干部,为民办事服务是我的初心和使命,绝不会打折扣、做选择。”杭锦旗独贵塔拉镇乌兰木独村驻村干部杨智然说。2022年1月,杭锦旗建立起“万名干部下基层、精准服务促发展”工作机制,将驻村干部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据了解,截至2023年6月,驻村干部走访了解群众需求343件、为民办事服务326件。
“杭锦旗独贵塔拉镇杭锦淖尔村部分土地盐碱化程度高、利用率低成为制约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难题。2023年,镇里组织15个嘎查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成立第一书记‘智慧团’,并与盐碱地稻作改良专家团队合作,在1078亩盐碱地上实施了稻作改良示范项目。截至2023年6月,已完成水稻插秧600余亩,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2万元。”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王学峰介绍说。如今在这片土地上,微风吹拂着成片的水稻,绿油油的稻田像一幅风景画。
盐碱地稻株发育良好。(摄影:高旭)
“十四五”期间,杭锦旗积极探索建立“选优、督严、育强、用好”驻村干部全链条管理机制,“驻村工作季度踏查”制度让驻村干部深入基层、走近群众、为民办事。“派遣团”制度让科技、司法、企业家、金融、集体经济产业指导团与驻村干部并肩作战,赋能乡村振兴。
在杭锦旗乡村振兴一线,驻村干部走新、走深、走实群众路线,真真切切听群众心声,解群众难题,驻村工作更加有效、有力、有为,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绘制了乡村振兴“新蓝图”。2023年,杭锦旗驻村干部配合嘎查村“两委”班子,主动协调对接资金、项目,扎实推动313个村级集体经济产业项目“上马”,预计2023年底,杭锦旗76个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均可达到20万元及以上,其中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嘎查村将突破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