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之日,万物勃发。走进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以下简称“土右旗”)美岱召镇瓦窑村的连片农田,一畦畦甜菜长势喜人。田间农机来往,松土、施肥、除草,正在进行中耕管理。
“瓦窑村整村土地流转给了包头市骑士乳业公司,以种植甜菜为主。”看着眼前连片的农田,一旁的协力气村党支部书记赵三豹满脸笑容,预计2023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协力气村连片种植示范地内农机正在喷洒农药。(来源:包头市土右旗融媒体中心)
协力气村是行政村,位于土右旗美岱召镇东北处,下辖西营子村、瓦窑村两个自然村。近年来,面对农村土地荒废、粮食生产功能下降等问题,协力气村“两委”班子积极谋求破局,探索建立“土地银行”,按照“乡镇引导、企业参与、合作联创、多方共赢”的原则,引导农户81户,372人自愿将瓦窑村4300亩土地承包经营权存入“土地银行”,农民收取存入“利息”。“土地银行”以银行运作模式,将土地划块后以每亩每年600元“贷”给禾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合作社负责土地种植和田间管理,禾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承担种植风险,负责秋后收获等事宜。在完成种植合同的基础上,将种植利润的50%归禾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50%上交到“土地银行”,由“土地银行”进行分配。其中10%用于村民分红,10%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其余用于合作社下年资金储备。“土地银行”的成立带领瓦窑村土地流转项目走上规模化、集中化的发展道路,瓦窑整村土地实现了连片种植,大大提升土地效益的同时,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土地银行”、农民和龙头企业三者之间的利益互动。
“散田变整田,小田变大田,‘土地银行’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还让农民获得了高收益。”望着整齐划一的田地,赵三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农户家里的土地不用再操心,有‘土地银行’进行统一经营。腾出的富余劳动力,通过就业培训输出到外地务工或者在合作社打工。农民不但获得务工收入,还有土地流转收益和‘土地银行’的利益分配,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实现了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的跨越。”
瓦窑村的甜菜苗长势喜人。(来源:包头市土右旗融媒体中心)
2018年,协力气村以农富、九江、志兴三大合作社为主体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正式推行。通过将党支部的政治引领、合作社的抱团发展、群众的积极参与等要素有效融合,由三家合作社以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方式引导村民以土地入股,在合作社的共同努力下,原有的4300亩流转土地继续扩大2000亩,集约化、专业化和现代化农牧业生产方式在协力气村逐步推行。
2022年,协力气村党组织引领组建了土右旗首家瓦窑劳务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整合农富、九江、志兴三家合作社的同时,以资源整合型、劳务输出型、资产盘活型三种经济模式进一步扩大运营范围,拓宽致富渠道,带动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农民增收致富。2022年,协力气村人均总收入达到2.1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0.6万元,同比增长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