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县:支部领办合作社 走出强村富民新路子

走进乡村看小康

2023-07-05 09:47

来源:“学习强国”内蒙古学习平台 作者:李宇 任令祺 马田宇 张志中

A A A

  郝罗是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套海镇响导村的种粮大户,今年,他将土地全部托管给了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土地托管后一改过去耕作的老模式,引进新技术,省时省力的同时,还增加了种植效益。据郝罗介绍,现在每亩地生产成本降低了10元左右,收入却增加了300多元,自己给合作社打工又能赚一份工资。
  
  解决“谁来种地、地怎么种”,是乡村振兴中急需破解的问题。2022年,响导村按照“党支部+合作社+社会力量+农户”的模式,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在建设过程中,村集体、村民以资金入股,社会力量以农机机械入股,并整合上级惠农支农补贴,为村民提供土地托管、半托管社会化服务。去年,合作社服务面积达到20万亩,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有效实现了解放农村劳动力、提高粮食产量、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的目标。
  
  五原县套海镇响导村党支部书记高杰告诉记者:“通过农机合作社,让村党支部站在了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有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真正实现了组织振兴。接下来,我们准备进一步提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影响力,通过推行土地入股,劳务入股等多种形式,走出一条以农兴农的特色道路。”
  
村党支部合作社统一建起的大棚。(摄影:任令祺)

  五原县套海镇响导村党支部领办的农机合作社让农户增加了收入,复兴镇永丰村党支部却帮村民们种出来“甜蜜事业”。永丰村种植蜜瓜已有30个年头,过去,村民在生产经营中都是单打独斗,经济效益并不明显。打破这一局面,就要在农业组织形式上作出改变。去年,由党支部牵头,组织村两委、村民以入股的形式,成立了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土地资源整合起来,统一管理,并利用现有的蜜瓜交易市场,通过瓜棚、保鲜库、储藏库出租等为村集体创收。去年,永丰村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15万元。
  
  五原县复兴镇永丰村党支部书记李小四对村里今后的发展信心满满:“下一步我们要多点发力,整合各项资源,引进一些助农企业,以党建为引领,做实做大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围着农民转,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争取今年我们的村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就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五原县丰裕办事处丰华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结出了“致富果”,在丰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果蔬大棚里,这段时间,合作社的白梨脆香瓜进入成熟期,接下来西红柿、辣椒等特色果蔬也将相继上市。以前,丰华村一直以种植葵花为主,模式单一,连作、重茬等种植习惯导致村民增收不高,多方考察后,村党支部决定以特色产业叩开富民强村的大门。依靠党的惠农政策,村里建成了600座钢架大棚,去年又成立了党支部领办的果蔬专业合作社,组织村民规模种植,抱团发展。
  
  五原县丰裕办事处丰华村党支部书记张瑞介绍说:“村党支部通过购买统一生产资料,把成本降下来。统一销售,把价格提升上去。统一技术管理,让我产量和质量都能有保障,村里还建了保鲜库错峰销售,通过整合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有效促进了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现在,丰华村村集体收入每年稳定在20万元,果蔬的产值达到1000万元。”
  
白梨脆香瓜进入成熟期。(摄影:任令祺)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不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通过推行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模式,将党支部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合作社经济优势、群众能动性深度结合,探索出一条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共同富裕的新路径。目前,全县共有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试点11个,共带动入股村民1267人,入股资金1657.4万元。 

责任编辑:刘珂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