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全力创建自治区级“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

走进乡村看小康

2023-06-20 09:42

来源:“学习强国”内蒙古学习平台 作者:袁云敏

A A A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包头市人民政府和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在包头市联合共建自治区级“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旨在综合运用政府政策、金融资源、资本市场、保险服务、担保增信等,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产业振兴,为金融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探索有效路径。同时,充分发挥示范区在乡村振兴中的“试验田”“推广站”“样板区”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积极有效的支持。

  
  包头市创建自治区级“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启动仪式暨全市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现场会。(来源:包头市乡村振兴局)

  自治区级“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自2022年7月启动以来,成效彰显。
  
  ——全面丰富了示范区产品支撑。创新推出黄河“几”字弯金穗乡村振兴系列贷款产品,涉及共同富裕类、乡村建设类、农牧业产业类、绿色低碳类、新产业新业态类5大类39款贷款产品,最大限度满足示范区各类金融主体融资需求。
  
  ——数字乡村平台入驻初见成效。针对包头市所辖乡镇数字乡村治理实际,量身定制服务方案,推进乡镇、村委智慧乡村综合服务平台推广入驻,目前包头市47个乡镇已成功入驻19个,为全力推进数字乡村治理起到引领作用。
  
  ——创建惠民服务取得新进展。进一步扩大了惠农e贷等普惠金融产品的覆盖面,目前,包头市527个行政村委达到全覆盖,惠及1.5万户农牧户。惠农通服务点达到县域乡镇全覆盖,形成“网点+自助银行+惠农通服务点+线上渠道+党员服务先锋队”五位一体服务体系。
  
  ——活畜抵押贷款实现新突破。全力推动智慧畜牧贷落地见效,在达茂旗向肉牛养殖大户成功发放金融示范首笔“智慧畜牧贷”400万元,累计投放活体肉牛抵押贷款3860万元,受益农牧户29户,有效解决了养殖户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让活体肉牛抵押变成了现实,为推动包头市奶业振兴战略作出了积极贡献。
  
  ——加快玉米套种大豆复合贷投放。结合包头市推广玉米套种大豆复合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创新推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贷,支持种植户发展生产。累计投放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贷2.25亿元,惠及农户1901户。
  
  自治区级“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在包头市的创建,进一步丰富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参与主体和业务模式,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形成了一批包头本土品牌。特别在粮食安全、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已经规划启动了一批涵盖“耕地保护利用、育种业、种养殖业、加工业及仓储、物流、终端销售、品牌运作、产业集群打造”等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全产业链重点项目,进一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进展、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下一步,包头将挺膺担当,不辱使命,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自治区级“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果,生态环境明显优化,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金融产品体系更加丰富,金融服务渠道持续拓宽,金融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形成金融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包头模式”,构建绿色信贷与“美丽包头、宜居乡村”建设结合的长效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加快绿色转型升级,为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责任编辑:刘珂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