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海市海南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排查辖区各类闲置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土地流转等形式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户增收,助推乡村振兴,让昔日沉睡的“闲资源”变为产业发展的“聚宝盆”。
近日,记者走进海南区拉僧庙镇曙光村高效农业示范园,只见工程车辆来回穿梭,电焊火花四溅,各类农业设备有序进场作业,施工人员抓紧施工。工人们热火朝天的忙碌场面,很难让人想到不久前这里还是一片没有生机的闲置土地。
2020年,乌海市引入农业企业在海南区曙光村八十六处居民小组进行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项目建设,由于多方原因,项目建设一直未完成,造成资源闲置。面对这一情况,市区两级部门通过整合闲置农区资源,面向社会公开招商,引进农业龙头企业进行投资。今年3月,乌海市新义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包了产业园内的104座温室大棚,进行农业种植生产。
施工人员在安装大棚主体框架。(摄影:王江宇)
“我们分两期工程建设,一期工程对65栋温室大棚进行维修,其中30栋大棚现已完成主体钢架安装和地梁加固工程,二期工程对39栋大棚进行主体施工,预计明年开工建设。”新义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曙光村大棚维修项目负责人闫超说。记者在现场看到,温室大棚内配备有智能水肥一体化机、自动卷帘机、自动测温设备、灌溉节水装置等,农业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据了解,今年投入种植的温室大棚主要种植季节性蔬菜,后期还将会发展水果种植。
产业园区位优势明显,东依省道和铁路专线,西邻荣乌高速和海惠线公路,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和省道为主的立体交通网络。园区周边相邻赛汗乌素村和曙光村,劳动力充足且种植经验丰富,具有天然的人力资源优势。目前,园区水网、电网、路网“三网”配套齐全,配备4000立方米粪污资源化利用发酵池1个,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良好。
温室大棚配备的水肥一体化设备。(摄影:王江宇)
新义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山东寿光蔬菜种植企业达成合作,进行叶菜类试种,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积极引导种植户主动承包温室大棚,由专业技术人员同步开展技术培训,解决种植户的技术问题,将其培养成拥有新型专业技术的种植户。公司鼓励组织农民合作社发展多形式的经营,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全面推行“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农资、统一检测、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标准化管理,推动规模化经营。
“今年,我们将引进专业的蔬菜种植机构对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并充分发挥联农带农机制,鼓励农区居民承包温室大棚,企业通过搭建产销平台,统一制定产品标准,统一包装销售,将产业园打造成为当地的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促进居民增收致富,推动企业发展壮大。”新义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马骏说。
近年来,海南区致力于通过引进山东寿光温室种植模式,打造“北方海南”最大的农业种植及集散基地。高效农业示范园通过招商引资,唤醒“沉睡资源”,打造乌海市“菜篮子”稳产保供基地,进一步提升当地蔬菜供给能力,实现本地蔬菜四季有序充足供应。
下一步,海南区将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创新发展模式,结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优势,以产业园区为依托,引导农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居民增收致富,提升智慧农业水平,积极打造生态友好型农业样板,使农业由“增产”向“提质”转变,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