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集宁区:节水滴灌拧紧了农业种植“水龙头”

走进乡村看小康

2023-05-22 09:26

来源:“学习强国”内蒙古学习平台 作者:诸葛瑞雪 张宁宁

A A A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高度重视农业节水工作,以打造节水型农业为引领,大力发展节水滴灌技术,把传统的浇地变成了“浇苗”,让农民体验到了滴灌技术省水、省肥、省农药的好处,节约利用了水资源,助力农业节水增效。
  
  近日,记者在集宁区白海子镇黄土场村种植大户李和平承包的农田里看到,随着播种机的匀速前进,玉米种子被均匀地播入种沟,镇压装置用泥土将籽粒覆盖,滴灌带也一同被压覆在地膜下。“全部农田灌溉一次由过去的一个月缩短为现在的半个月,效率提高了不少。”李和平满脸欢喜地说,滴管把水和肥料精准输入到每一株农作物的根部,让水肥管理更加精准高效。
  
村民正在往播种机上安装滴灌带。(摄影:诸葛瑞雪)

  “现在,我们用的膜下滴灌技术确实好,既省水又省力,水、肥通过滴灌带慢慢进入地里,用水量也大幅减少。”李和平说。
  
  据了解,膜下滴灌是将覆膜种植技术与滴灌技术相结合的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滴灌利用管道系统供水,使灌溉水成滴状、缓慢、均匀地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域,使作物主要根系区的土壤始终保持在最优含水状态,地膜覆盖则进一步减少了土壤水分的田间蒸发。与过去大水漫灌相比,膜下滴灌水肥一体技术整体呈现出节水、节肥、节地、节时、节工、增产、增收、增效的“五节三增”效果,真正实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凸显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从近几年实施膜下滴灌的作物长势情况看,采用膜下滴灌技术,不仅明显提高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而且增强了农作物的抗旱性,有利于农作物根系生长。下一步,集宁区农牧水利局将建立健全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服务体系,给农民提供规划设计、设备采供、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的全程服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障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水支撑’。”集宁区农牧水利局推广研究员王越文说。
责任编辑:刘珂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