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土城子乡聚焦全面发展理念、发展特色产业和深化农村改革,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振兴步入“快车道”。
聚焦全面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振兴
不断增强发展活力,让乡村“活起来”。持续做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断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充分发挥产业增收支撑带动作用,鼓励引导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用足用好稳岗就业措施,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规模稳定。投资120万元建设两处农牧民实用技能培训基地,组织全乡种植、养殖大户和村民代表进行劳动技能提升和科学培训。
着力做好产业文章,让乡村“富起来”。土城子乡先后培育了8家养殖专业合作社,牛羊良种覆盖率均达到100%,带动了全乡养殖业的良种培育和科学舍饲,有效推动了特色养殖发展。引领发展22家种植专业合作社,调整优化了种植业结构,在保证粮食作物产量基础上,将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从7.17%占比上升到10.61%,蔬菜播种面积从3.59%占比上升到6.84%,有效推动了经济作物种植区和旱作有机作物种植区建设工程。
整治乡村人居环境,让乡村“美起来”。土城子乡突出抓好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着力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建设日处理垃圾3吨集中回收点一处,购置大垃圾箱10个,完成219个户厕改造计划,村内街巷硬化3500平米,田间生产道路硬化4.5公里,修建防洪坝1公里,新建花栏墙2千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聚焦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推进“品牌强乡”战略。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禀赋,大力发展“三大”农牧产业区,以天兴隆、苏计沟、新义村为一线打造旱作有机作物种植区,发展特色农业、旱作有机农业;以西山湾、三层店、黑山子、土城子、元山子村为一线打造经济作物种植区,重点以察右中旗农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引领,依托优良的气候条件,种植莴笋、生菜、红萝卜、青菜为主的冷凉蔬菜;以南房子、补盖、塔布、向阳、红土圪塔村为一线打造特色养殖区,实施“肉羊改良提质、肉牛扩群增量”行动,依托绿塬公司“放母收犊”的模式带动养殖户,做强种羊繁育和肉牛产业转变。
打造两个特色农业发展中心。投资8000万元,在三层店建设占地面积282亩的冷凉蔬菜育苗基地,仓储能力1.5万吨的仓储基地,形成集冷凉蔬菜育苗、种植、仓储、销售为一体的蔬菜经济产业链,同时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共建共享。用好用活已建成的半梁村恒丰粮油加工厂,已着手申请SC食品生产许可证、注册商标,预计5月份投产使用,拉动提升全乡甚至周边乡镇的莜面、糕面、胡油成品以及原材料的产销。
发掘乡村文化基因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土城子村是全乡常住人口最多的村,也是全乡闻名的“文化艺术村”,全村80%的村民都有扭秧歌、捏面人和剪窗花的爱好。土城子乡对该村的民俗事项进行了搜集、挖掘和整理,扭秧歌、捏面人和剪窗花等民俗知名度更大了。塔布村有着“武术之乡”的称号,每年的元宵节活动,该村会组织村民开展舞狮、舞龙活动,土城子乡积极组织在该村开展舞狮、舞龙大比赛,吸引了周边不少的人来观看。在三层店村和塔布村分别有一家手工制醋厂,纯粮食纯古法手艺发酵的醋供不应求,不少顾客驾车前来购买,都觉得这个醋有童年的味道,土城子乡积极动员全乡力量做好宣传工作,努力促进该醋厂产业发展壮大。
聚焦深化农村改革,促进乡村振兴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土城子乡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认真落实粮食补贴和良种补贴资金发放工作,利用微信群等方式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宣传,广泛宣传补贴政策,切实增强政策透明度,提高补贴对象满意度,保障发放工作平稳有序推进。严格对申报对象的基本情况认真核实,保证按时报送,防止迟报、漏报等造成种植户损失;严格加强补贴政策落实和补贴资金拨付使用的监督管理,资金全部通过涉农补贴“一卡通”系统发放,确保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生产者的“一卡通”账户上,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严格落实补贴公开公示要求,通过多种形式公开公示补贴政策。
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通过前期勘察摸底,积极争取资金和上级单位的支持,完成了对土城子乡补盖村、黑山子村、三层店村、塔布村、土城子村等5个行政村的农村自来水工程进行智能升级改造,实施入户计量设施和智能远程控制24小时供水系统建设,实现24小时不间断供水,实行统一运行管理。
探索发展“支部+合作社+订单农业”模式。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企业订单带动发展产业,有效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持续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今年计划依托山西省应县农副产品购销有限公司在黑山子村开展蚕豆订单收购,依托和林县华欧淀粉厂在新义村开展淀粉薯订单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