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需要大批农业科研人才,更需要千千万万名农业技能人才。包头市九原区着重抓好本土农业农村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立足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实际需要,激励引导更多农牧民群众参加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把“草根”转变成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土专家”“田秀才”。
“我是一个蔬菜种植户,经过培训班的系统培训,我对农药化肥增效技术有了新认识,2023年春耕就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做一个高素质农民。”九原区哈林格尔镇天合义村学员陈志国高兴地说。
九原区开展高素质农牧民生产能手培训。(来源:包头市九原区融媒体中心)
为进一步提高农牧民综合能力,壮大九原区高素质农牧民队伍,前不久,九原区农牧局组织开展的高素质农牧民生产能手培训班正式开班。据了解,此次培训理论课程结束后还将邀请农业专家进行实践指导,组织学员前往全国农业生产先进地区参观学习、交流经验。
“这次培训共设置了生产能手型、技能提升型、经营管理型三个班级,对有不同需求的学员进行针对性教学。培训活动与中央‘三农’政策紧密衔接,不仅普及了农业技术技能,还深刻解读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及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23年我们计划培育高素质农牧民200人,按照每人3000元的补贴标准,集中进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跟踪服务,培养出更多农村实用人才。”九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常新说。
“大家还有不懂的可以在下方打字留言,我们会一一解答。”与线下培训同步进行的还有“云端”连线,九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充分利用微信群、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加强对农户、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技术指导服务。哈林格尔镇南圪堵村学员白勇表示,培训课程让他收获颇丰,2023年他打算在大田作物种植中搭配经济作物,增收致富又有了新盼头。
通过“平衡施肥技术”培训,农户学会了科学合理施肥,新型高效肥料使用量逐年攀升;通过“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种植户学会采用合理轮作、清除病残体、控制温湿度等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措施;通过规范农药安全使用技术,种植户学会科学合理用药……如今的九原,一批批“本土能人”涌现,科学种田、科学施肥、科学用药在农村地区蔚然成风。
“2023年,九原区将继续立足实际育人才,组织选派一批科技特派员下沉基层一线开展科技指导服务。同时,进一步完善区级乡村振兴人才库、高技能人才库、域外人才库等8类人才库。激发本土农业人才服务九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获得更多的认同感和幸福感。”九原区委组织部部长郭俊丽说。
沃野春潮涌,扬帆正当时。九原区聚焦乡村振兴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步伐、农牧民群众生活品质新提升,统筹实施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发展、老旧温室改造等项目,推动特色现代农业提档升级、增产增收,进一步盘活集体资产资源资金和农村资源要素适应市场配置,加快推进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奋力实现农业生产“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