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用“绝活”帮种植户开启“莓”好生活

走进乡村看小康

2023-04-14 10:51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作者:武子暄 包文洁

A A A

  “今年我的草莓又能卖个好价钱,多亏了这4个好娃娃。”最近一段时间,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根堡村村民石利俊的心情格外舒畅。
  
  然而前些时候,看着村里其他人种的草莓都挂上了又大又红的果,自家的草莓却总是只长苗不结果,这可把石利俊急坏了。当她联系了赛罕区草莓种植技术服务小队后,4名队员立即上门免费送技术,通过实地查看、详细询问种植过程,他们指出石利俊在草莓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并手把手教她如何改进。经过一系列补救措施,石利俊成功挽回了可能遭受的经济损失。

  

  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巴彦镇白塔村,科技特派员乔永生(右)正在给草莓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摄影:包文洁)
  
  这4名队员的名字分别是乔永生、贾建东、姜涛、王军,他们都是草莓种植能手,并且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2021年,他们在科技特派员专家、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研究员姜伟的指导下,自发组成了草莓种植技术服务小队,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深入田间地头,无偿为赛罕区的草莓种植户服务。
  
  近年来,技术服务队的4名科技特派员几乎跑遍了赛罕区大部分草莓种植户的大棚,看到大家的草莓越长越好,他们都觉得自己作为科技特派员的价值得到了体现。
  
  刚从石利俊家回来,还没顾上喝一口水,乔永生就又被草莓种植户张国林拉到了自家的种植大棚里。“让乔大哥看上一眼,我心里就放心。”张国林种植草莓的技术都是跟乔永生学的,刚开始种植草莓时,张国林是一个彻底的“门外汉”,从整地、起垄、定植、施肥、病虫害防治到采收,都是在乔永生一项项手把手的指导下完成的。在乔永生的指导下,现在张国林也成了一个顶呱呱的草莓种植能手。走进他家的种植大棚,一颗颗草莓鲜红欲滴,红红火火的景象仿佛让人看到了草莓种植户们红红火火的好日子。2023年,张国林的7个大棚种植了红颜、香野、章姬等草莓品种,预计纯收入能达到40多万元。
  
  “当了科技特派员,咱肩膀上就扛上了任务,能帮助乡亲们一起致富,心里也是美滋滋的。”乔永生自豪地说。成为科技特派员以后,乔永生一直坚持服务白塔村基地的草莓、蔬菜种植户们,这里的60多亩地、近100个大棚,8年间他已经数不清去过多少次了。在他的服务指导下,白塔村基地草莓种植户们每户每亩增收近两万元。年前,基地的种植户都迎来了大丰收,乔永生又忙着联系超市和精品水果店,在他的帮助和推动下,这些高品质的草莓一上市就受到热烈欢迎,供不应求。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科技局了解到,2022年,呼和浩特市从事草莓生产和技术服务的科技特派员有60多人,服务草莓生产面积达2000多亩,技术服务覆盖了全市大部分的草莓种植区域。科技特派员们先后在全市开展培训及小型现场技术指导200多场次,让1000多名农户受益,为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刘珂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