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笔墨纸砚”绘就脱贫致富新画卷

走进乡村看小康

2020-05-14 10:24

来源: 作者:王琦

A A A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伴随“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嘹亮号角,上海庙镇紧紧围绕巩固提升脱贫成效这一目标,坚持焦点不散、靶心不变、力度不减,进一步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稳定脱贫长效机制,通过产业扶贫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起来,用新时代“文房四宝”绘就全面脱贫奔小康的幸福画卷。

 

  党建为“笔”描绘脱贫攻坚“作战图”

 

  上海庙镇以“党建服务”为抓手,围绕“一面党旗一个信仰、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颗初心”的工作目标,真抓实干,层层落实,把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重大工作深度融合,为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红色动力”。

 

 

  一面党旗一个信仰。上海庙镇适时调整工作重心,组织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会议,成立由镇党委书记挂帅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印发《上海庙镇挂牌作战方案》,加强对挂牌作战的统筹指挥和工作调度,明确各嘎查村、社区和镇直各部门工作的任务,确保作战取得预期效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以嘎查村(社区)为单位,组建以挂职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党员、网格员和帮扶企业组成的脱贫攻坚“尖刀班”,形成社会合力,因户施策、因地兴业,对贫困户进行零距离帮扶,彻底攻克贫困踞点,确保脱贫不漏户不漏人。一名党员一颗初心。党员就是群众的主心骨,全镇党员干部持续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做好决策部署的第一响应者、精准施策的坚定执行者、政策宣讲的主动传播者、基层群众的贴心守护者。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和挑战,广大党员干部,时刻树牢责任担当,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和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下好脱贫攻坚“先手棋”“多手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歼灭战,确保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农”“墨”重彩谱写乡村振兴新华章

 

  农牧业产业发展是如期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答题”。上海庙镇以推进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村牧区发展内生动能为主线,围绕农村牧区“三区四带”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纵深推进农村牧区产业革命,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效,农牧产品加工不断深化,农牧业综合效益稳步提升。同时,各嘎查村(社区)因地制宜开发了符合各自发展优势的特色产业集体经济项目并建设启动、实施运营,通过实施产业扶贫、基础扶贫、项目扶贫等一系列措施,从“输血扶贫”转向“造血扶贫”,突破嘎查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瓶颈,夯实脱贫基础。

 

 

  在农牧业优势发展区发展高效农业。八一村依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联动”的发展思路,联合民众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建设了农副产品收储交易中心项目,形成了“支部+企业+基地+农牧户(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年累计收储出售辣椒16万吨、土豆蔬菜9万吨,获纯利润31万元。吸纳富裕劳动力24人,安置低收入家庭5户12人,解决了周边农牧户563户168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户42人)的农副产品冷藏保鲜难题,实现农牧民户均增收2000元。八一村结合实际,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围绕种植经济作物做文章。依托农副产品收储交易中心,打破传统农业种植形式,在村里搞起了日光温室育苗和大棚蔬菜种植。今年培育了2个温室的辣椒苗和西瓜苗,种植辣椒33个棚、西兰花10个棚,共计85.5亩。进一步优化了种植业产业结构,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利用“物联网”技术打造绿色农产品供应链,优化供应链条,建立从田间到家庭餐桌农产品的绿色蔬菜追踪体系,从而使我们的餐桌更健康,更安全。

 

 

  在硬梁区发展生态有机畜牧业。公乌素嘎查立足当地自然资源和产业发展的条件,因地制宜,重点发展梁地羊(绒山羊)和羔羊育肥(肉羊)养殖,依靠市级单位支持的40万产业扶贫资金建成了梁地羊与羔羊育肥养殖基地集体经济项目,该集体经济2019年出栏量约7200只,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万元,嘎查牧民人均收入达到11110元。芒哈图嘎查依托嘎查丰富的肉奶食品资源,建设了短期育肥羔羊养殖基地和肉奶产品加工车间集体经济项目。按照“党支部+合作社+牧户”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合作社+订单模式”线上线下共同销售的方式发售,鼓励农牧民制作特色奶食品,带动嘎查农牧户发展短期育肥。同时要吸纳本嘎查的低收入人口从事生产和加工。2019年,合作社销售额达到10万元。

 

 

  在工矿区不断增强三产服务业发展活力。沙章图村在工矿区探索建立了“村集体+驻地企业+农牧民”的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依靠工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成立信和货运公司,村民通过入股的方式共同参与到集体经济项目发展中来,2019年底,沙章图村对集体经济项目所盈利的45万元进行了分红,全体股民第一次享受到了集体经济项目带来的红利。

 

 

  上海庙镇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原则,共争取上级单位产业扶贫资金358万,用于鼓励引导村集体探索符合各自实际和特点的经济项目,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增加农牧民收入注入强劲动力。目前,共建成芒哈图嘎查肉羊养殖与奶食品加工基地,拜图嘎查风干肉加工基地,乌提嘎查短期育肥羊养殖项目等10个集体经济项目。并且启动建设了八一村农副产品收储交易中心二期项目、沙章图村经济项目综合物流中心、机械维修服务中心和水泉子村农牧民创业园项目,进一步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牧民致富增收。

 

  “纸”田墨稼传递脱贫攻坚“好声音”

 

  “强宣传亮形象”上海庙镇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全方位、多形式、立体化开展脱贫攻坚宣传。

 

 

  开展了一系列氛围营造。结合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在显著位置悬挂宣传条幅10条、更换脱贫攻坚宣传牌10块,入户发放宣传单、手册1000余份,同时利用“村村响”,在各嘎查村、社区居民区播放蒙汉双语脱贫攻坚政策知识,形成了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组织了一系列政策宣讲。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实地走访贫困户,详细了解生产生活及帮扶工作落实情况,包片领导、包村干部、扶贫干事及驻村工作队不定时入户走访与贫困户一对一宣讲政策内容,将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到贫困群众中、送到田间地头。做到基层干部清楚、贫困群众明白,确保扶贫政策宣传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提高脱贫攻坚透明度,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截止目前,在全镇范围内开展集中宣讲脱贫攻坚政策5场次,300余人参与。制作了一系列网络宣传产品。运用新媒体搭建新平台,打造网上宣传体系,充分发挥微信、微博、学习强国、i前旗等手机APP的作用,广泛动员党员和群众,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设“只争朝夕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专栏,通过原创文章、视频、H5、语音等方式,及时发布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宣传脱贫攻坚政策知识和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先进企业、个人。截止目前,已发布脱贫攻坚相关信息10期12条。典型事迹和工作经验10篇。

 

  磨穿铁“砚”决胜脱贫攻坚“总决战”

 

  上海庙镇紧盯作战内容和工作重点,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紧盯未脱贫户、边缘户,逐项“过筛子、强弱项、补短板”,着力加强对脱贫工作成效、脱贫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强化低保等政策性保障兜底,实现“应享尽享,应补尽补、应保尽保”。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监测和帮扶,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充分发挥纪委监委的监督职能,对群众反映的低保户、贫困户问题,扶贫政策落实问题,一有苗头,立即约谈相关人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防止扶贫领域中的腐败问题滋生;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专题,通报扶贫领域典型案件,时刻警醒广大党员干部严守纪律规矩,切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行百里者半九十。”上海庙镇将以磨穿铁砚的决心,持久不懈、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总决战”。

责任编辑:宝鹿尔其其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