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拍“三拍”干部

识见评论

2025-08-15 09:42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A A A

  01

 

  “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要解决不懂装懂、自以为是的问题,防止出现拍胸脯、拍脑瓜、拍屁股的‘三拍’干部。”

 

  7月14日,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告诫广大干部。

 

  在一些事关地方发展和重大民生项目上,我们时不时能看到“三拍”干部的身影:拍脑瓜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

 

  出现这些行为,其根源在于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表现,必须高度警惕、坚决整治。

 

  02

 

  “三拍”干部,不靠谱在哪儿?

 

 

 

  拍脑瓜决策,闭门造车瞎指挥。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做决策脚不沾泥土、眼不看实情,全凭脑袋里“灵光一闪”。结果呢?政策成了“空中楼阁”,一落地就摔得粉碎。这种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的决策,跟纸上谈兵的赵括有啥两样?纯属拿地方发展和老百姓的生计当儿戏!

 

  拍胸脯保证,空口白话打包票。“拍脑袋”想出来的政策,本身就没根没据。面对质疑怎么办?这些干部拿不出真凭实据,就靠“拍胸脯”壮胆,口号喊得震天响,用政府信誉当担保。这种不负责任的保证,透支的是政府公信力,贻误的是地方发展机遇,被坑的是人民群众利益!

 

  拍屁股走人,闯完大祸就开溜。“拍脑袋”埋下的雷,“拍胸脯”吹出的泡,迟早要爆。出了大问题谁负责?那些当初信誓旦旦的干部,往往拍拍屁股,溜之大吉,留下个烂摊子,浪费的是国家巨额财富,寒了的是老百姓的心!

 

  03

 

  出现“三拍”干部,根源在哪儿?

 

  政绩观“歪了”。一些人把升迁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一门心思琢磨如何在短期内搞出“大动静”“亮眼成绩”,好给上级看。至于项目合不合实际、能不能惠及百姓、会不会留下后患,统统不管!于是,不顾本地特色硬造“网红景点”,结果门可罗雀;不顾实际能力大搞“面子工程”,欠下的债几代人都还不清……这种“跑偏”的政绩观,把个人仕途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只顾“顶戴”,不顾百姓。

 

  权力监督“虚了”。“三拍”干部之所以“敢胡来”“能胡来”,往往是因为权力失去了有效监督和制约。在一些地方,决策成了少数人,甚至个别人的“一言堂”,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想给谁项目就给谁项目,监督机制形同虚设。在这种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三拍”干部自然有恃无恐、毫无敬畏。

 

  追责问责“软了”。最让人痛心的是,过去对“三拍”干部造成的恶果,追责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决策失误,造成大额甚至巨额经济损失?没关系!最多换个岗位,甚至可能因为“有魄力”“敢闯敢干”被提拔重用。这些触目惊心的“学费”背后,一些主要决策者却未被严厉追责。正是这种“决策失误低成本”的现状,成了“三拍”作风的温床。

 

  04

 

  防治“三拍”作风,该怎么办?

 

  扶正干部的政绩观。真正的政绩,是给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为地方打基础、利长远。政绩如何,终究要看实实在在的发展成色、真真切切的群众脸色。当干部,要始终把“人民”二字刻在心里,时刻明白:为民造福、干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才是真本事、真政绩。

 

  给决策者戴“紧箍咒”。重大决策,绝不能由领导“一支笔”说了算,必须做到:扎下去摸实情、听下情,用脚步丈量,用数据说话,别在办公室瞎琢磨;开听证会、网上征集,让专家、群众都说话,别怕听“刺耳”声音;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三重一大”事项必须集体讨论、集体决策,别搞“一言堂”、个人说了算。

 

  织密监督“天网”。构建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督网络,做到党内监督盯紧“关键少数”,人大监督依法审查,审计监督紧盯“钱袋子”,舆论监督无处不在,对违规决策、滥用权力等现象露头就打、严惩不贷,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问责必须动“真格”。对因乱决策造成重大损失、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破坏生态环境的,要严肃追责问责,“秋后算账”,谁决策、谁负责,即使调走、退休也让其跑不掉。只有让“三拍”干部付出沉重代价,做决策时才会真正掂量掂量,心存敬畏,负责到底。

 

  05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须有新担当。

 

  “三拍”干部,危害性极大,不仅“拍”坏了党风、政风和民风,还“拍”凉了群众的心,“拍”走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防治“三拍”作风,是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干部队伍中“不懂装懂、自以为是”问题的关键举措,更是提升治理效能、凝聚发展合力、赢得人民信任的迫切需要。

 

  深刻反思“三拍”之害,坚决摒弃“三拍”之风,毫不留情对“三拍”干部“秋后算账”,就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事业负责。

 

  唯有这样,广大干部才能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根基稳固、行稳致远,最终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

 

责任编辑: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