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途上不找休息站

识见评论

2024-10-25 16:30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A A A

  01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 。

  这是南岳衡山玄都观门上的楹联,大意是:在追求真理和目标的道路上,要锲而不舍,行到中途需要持续努力,不懈怠不止步;想要成就事业、攀登高峰,就要有信念和决心,不怕辛劳和付出。

  世上干什么事都是这个理,登山如此,读书求学如此,干事创业亦是如此。

  02

  有目标,才会有方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谋划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300多项举措,内蒙古党委提出办好两件大事的统领性要求和闯新路、进中游的奋斗目标。

  办好两件大事,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的奋斗目标,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一刻也慢不得、等不得、拖不得。

  锚定目标,要求“果”。强化结果意识,一门心思抓落实,千方百计要结果,瞪大眼睛盯结果。

  锚定目标,要求“实”。努力把各项工作往实里抓、往成了干,不能躲事,认真做事,敢于定事,全力成事。

  锚定目标,要求“学”。学习当年的江浙地区干部,“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跳起来“摘桃子”,铆足劲向前冲,力争取得更好成绩。

  锚定目标,要求“韧”。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把“吃苦耐劳必有所得”的氛围营造起来、“一往无前定可通关”的信心树起来、“锚定目标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劲头鼓起来,目标与成效之间就隔着一个“干”字。

  03

  有坚持,才会有收获。

  当前,内蒙古发展既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也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激烈竞争态势。

  要把习近平总书记为内蒙古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把一切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切实转变成发展优势、发展红利,我们必须全力动起来、跑起来、冲起来。

  要像“敲钉子”一样,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一件抓落实,明确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责任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躬身入局、持续发力,推动各项工作提速提质提效。

  要像“啃硬骨头”一样,以夙夜在公的工作作风,以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奋斗姿态,干在当下、谋在长远,不断积小胜为大胜,不达目标绝不收兵。

  毛泽东同志曾在《论持久战》里指出:“最后的胜利,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坚持做好身边每件事,汇聚起来就是精彩纷呈的内蒙古故事;

  坚持书写一天更比一天好的日记,装订起来就是波澜壮阔的发展鸿篇。

  04

  有创新,也会有未来。

  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的出台,使内蒙古新一轮发展的齿轮开始转动。

  但难题也许会和机遇一样接踵而至。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办法总比困难多,迫切需要我们以思想破冰促实干担当。

  激发创造性思维,敢想别人所未想,增强“敢为天下先”的自信,凡事强化“有解思维”,多出“奇思妙想”。

  抓好创造性落实,敢做别人所未做,对看准了的事大胆放手干,对一时吃不准的敢于“摸着石头过河”、通过开展试点积极探路。

  营造更为宽松的创新环境,有针对性地优化政策供给,做到改革创新者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害怕什么就革除什么。

  勇于摒弃“没有成方不敢开药”的思维定式,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捆绑束缚,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实践方能乘势而上、阔步前行。

  05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

  伟大事业的实现,都是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无论何时,拼搏和奋斗始终是时代的底色。

  昂扬奋进的时代画卷里,需要千千万万个你我铆足干劲、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责任编辑:崔致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