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末伏八月,“China Travel”(中国游)热度不减。
据新华社消息,这个夏天,一大批外国博主自主拍摄发布在中国旅游的所见所闻,浏览量在外文网站已破10亿,掀起一股“中国风”。
“China Travel”到底有多火?外国人的镜头中,中国是什么样?
02
“China Travel”不仅线上火,线下也火出了新高度。
网友形容,“景区街头,‘长满’了外国人”。
在北京八达岭长城,看风景、买文创,外国游客开心打卡拍照;
在上海豫园,穿汉服、学中式插花,外国游客多到让不少人“感觉自己在国外”;
在西安唐乐宫餐厅,赏仿唐歌舞、品宫廷晚宴,外国游客坐满了一整个大厅。
……
外国游客在重庆山城巷游览。
众多旅游攻略,使各国网友对“China Travel”热情高涨。
国家移民管理局8月19日发布最新统计数据:前7个月,全国口岸出入境人员3.41亿人次,同比增长62.34%;各口岸签发口岸签证84.6万证次,同比上升182.9%;来华旅游外国人预计拉动消费超1000亿元。
一波波外国游客,来到中国,看见中国,享受中国。
03
外国人的眼中,中国是什么样?
外国博主化身“最强代言人”,“China Travel”成流量密码的背后,是超乎预期的美好旅行体验。
他们眼中的中国,是这样的——
安全感满满。
安心、安全,是外国游客首先提到的感受。
凌晨五点在中国街头闲逛的英国哈钦森一家说:“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多少地方,能在凌晨这样宁静和安全。”
现在,来过的老外都这样说——“唯一不安全的就是你的肚子,因为没人能躲过夜市。”
体验感十足。
纵横八方的中国铁路、公路,轻松满足老外的打卡需求;优化升级的微信、支付宝,让移动支付无比“丝滑”;
开通护照线上购票通道、境外游客英文预约通道,酒店增设中英文双语标识、西式早餐……
种种贴心服务,打通层层“关卡”,让外国游客的中国游体验更“丝滑”。
图片来源:央视网 《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指南》截图
热情度满分。
一对美国夫妻问路,路过的大妈和外卖骑手,一路护送他们回到酒店;
爱尔兰旅行博主Eoin和Aisling不会扫共享单车,中国小哥立马扫了一辆,还让他们想骑多久骑多久;
法国小伙Tincho游中国,6天被6个家庭邀请到家中做客;火车上,不断有人送给他啤酒、鸡肉、苹果……
热情、大方、善良的中国人,不仅让博主们频频点赞,更让海外网友感受到了快乐与友好。
04
为什么“China Travel”能够火爆?
因为置身其中,他们认识了真实的中国。
在各种视频和图文中,博主们频频用“unexpected”(意想不到)“never imagined”(从未想象过)“not what we expected”(出乎意料)等词来表达“China Travel”带来的震撼。
这种震撼,一方面是因为“知道的”和“看到的”不一致导致的反差感。
比如,新华社发表评论:“眼见为实有助于刷新认知,置身其中能更好地认识真实的中国。”事实上,“中国游”也的确成为不少外国人的“破除偏见”之旅,“反差感”是很多外国游客在饱览中国大好河山后的最直观感受。澳大利亚博主乔茜来华旅行后,意识到自己此前从新闻报道中对中国建立的认知“非常狭隘”。
图片来源:央视网 外国游客盛赞中国“煎饼果子”。
另一方面,是因为真实的中国很摩登。
外国人提及非常多的关键词,诸如安全、移动支付、高铁、城市很安静等,全部和中国的实力相关。
比如,移动网络与智能手机相辅相成,华为、小米、OPPO、vivo等公司享誉全球;
交通发达,我国不仅基建技术一流,长春、唐山、青岛、株洲等很多地方,也都有制造高铁的实力;
城市安静,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让城市更绿色、更安静,目前,杭州主城区无人驾驶已全面开放。
……
最重要的,是人民友善、文化自信,这些看不见的软实力无需过多言语,就能被他人感知。
05
“China Travel”的爆红,让我们欣喜,也更能说明:
眼见为实有助于刷新认知,置身其中能更好认识和感受真实。
原来,中国美食美景很赞,人民友善热情,全国各地都很“city”。
“China Travel”持续火热,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将为更多外国民众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