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校何以成为时尚

识见评论

2024-06-02 10:54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A A A

  01
    
  5月22日,《人民日报》刊发《丰富文化生活、搭建交流平台,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公益夜校人气旺》,报道了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为年轻人开设公益夜校的情况。  

  

  据报道,首期12个班,每班30人全部满员;第二期夜校增设了2个声乐班和1个乒乓球班,不到半天时间就报满了。
   
  报名学习还要拼手速,网友直呼刺激。
    
  这两年,不只是在内蒙古,夜校在全国也很火。
    
  据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2023年来,“夜校”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980%;相关帖子评价数同比增长226%;相关话题更是不断登上热搜……
    
  02
    
  夜校的“变”与“不变”。
   
  从字面上理解,夜校就是晚上上课的学校。
    
  夜校在中国,至少走过百年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夜校承担起扫盲、提升学识、提高学历等重任。
    
  如今,画画、古琴、化妆、无人机体验、摄影……夜校的课程越来越时髦,不断满足着大家日益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
    
  夜校变的是课程内容、授课方式、受众群体等,不变的是大家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03
    
  夜校为什么重新受到大家的追捧?
    
  上夜校,拾起被淡忘的爱好。
    
  有个帖子问:“你有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小时候没有机会学?”有条回复说道:“夜校让人突然发觉,原来自己对那些看起来很遥远的知识,仍然保留着纯粹的好奇心。”
    
  在这里,一些曾经淡忘的爱好被重新唤起、过去放弃的兴趣被再次拾起。
    
  当代青年不再局限于学习世俗意义上“有用”的课程,夜校也成了年轻人最向往的“无用之用”,被称为“成年人的少年宫”。
    
  小时候的热爱,成年后的遗憾,就用长大后的经济能力,慷慨宴请小时候的自己,用小时候的无限热爱,拼命寻找长大后的自己,重新富养自己一次吧。
    
  上夜校,交个志趣相投的朋友。
    
  夜校是学习场所,也是社交场所。
    
  夜校的再次兴起,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对了年轻人想交朋友的胃口”。
    
  在这里,都市白领变身“同学”,这里的朋友,不会和你聊工作。这里没有KPI,只有学到新东西最纯粹的快乐。
  

  

  上夜校的学员也感叹道:“在夜校能认识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
    
  在“万物皆可搭子”的当下,“夜校搭子”也能够成为新一轮社交热潮。
    
  上夜校,图个性价比拉满的实惠。
    
  不是兴趣班上不起,是夜校更有性价比,价格低廉是人们对夜校趋之若鹜的理由之一。  

  

  相比动辄数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兴趣班而言,在夜校平均两杯奶茶钱就可以学到一节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堪比兴趣班界的蜜雪冰城。
    
  在呼和浩特哈啰湃青年夜校,500元12节课,百门有趣课程可供选择,多场地教学,可以实现就近学习;
    
  在济南市图书馆夜校,120元六节课,平均一节课只需20元,而市面上的一节手工培训课就要二三百元;
    
  武汉“青年夜校”更是创办免费公益课程,目前可选择的有书法、朗诵、绘画、舞蹈、魔术等,充分享受“0元学费,满分体验”。
    
  拓展兴趣爱好、弥补童年遗憾、自我提升、结交朋友……来读夜校的年轻人抱着各不相同的理由,在这里他们只做自己,而不是“为生活忙碌的大人”。
    
  04
  
  夜校的火,实际上是当代年轻人在忙忙碌碌的节奏当中,努力探索多姿多彩的可能。
    
  有网友说,“以前很羡慕老年大学,有个休闲长知识的好去处,不过年龄卡得太死。现在夜校的兴起,正填补了这块空白!”
    
  也有人说,“老年大学的意义在于揭示‘30岁没完成的事情,60岁去做也来得及’。”
    
  而年轻人走进夜校,或许正是希望:与其60岁时有遗憾,不如30岁时去完成。
    
  如果你的城市有夜校,你会去上吗?
责任编辑:郭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