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在巴彦淖尔市主持召开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研究进一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
这是继5月6日至8日孙绍骋书记深入部分沿黄盟市调研后,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
4天时间,4个盟市,调研座谈,深意何在?
01
内蒙古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孙绍骋书记多次实地调研。
2022年5月24日,乌海,详细了解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运行和黄河乌海段保护等情况。
2022年9月25日,包头,实地考察蓄滞洪区水利工程情况。
2023年3月20日至25日,从黄河内蒙古段流入口到流出口,5个市10个旗县区,实地察生态、看节水、访农户。
2023年4月7日,主持召开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围绕解决农业“大水漫灌”等10个重点问题作出安排部署。
02
为什么频繁调研?
源于内蒙古在黄河流域的重要担当。
黄河,在内蒙古境内奔腾了843.5公里,流经7个盟市、51个旗(县、市、区),涵盖了全区约50%的人口和70%的经济总量。
九曲黄河,浩浩荡荡,在内蒙古勾勒出壮美的“几”字弯,在这片区域:
——有荒漠化土地面积5.49亿亩,占全区荒漠化土地面积的60.1%,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
——有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两大平原,处于冷凉经济带、黄金农业种植带、黄金畜牧带,是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基地。
——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能源资源,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居全国前列。
——有规模和技术在国内外领先的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现代煤化工产业,是我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冶金、稀土、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基于生态,直指经济。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内蒙古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
03
此次调研座谈,有何深意?
座谈会上,孙绍骋书记提出了3点要求:大保护,大转变,大整改。
大保护,就是要以打好“几字弯”攻坚战为重中之重抓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大转变,就是要狠抓产业转型升级;大整改,就是要从严从实从快整改整治突出问题。
这3个“大”,指导性很强、针对性很强,释放出强烈的信号。
保护是前提。守护好内蒙古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是我们必须担负起的重大政治责任,是必须始终铭记于心的“国之大者”。
要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只要是有利于厚植绿色优势的事情就坚定不移推进,只要是不利于促进绿色发展的行为就坚决有力纠正。
一旦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出现矛盾,毫不犹豫把生态环境保护挺在前头。
发展是根本。大转变,强调的就是要高质量发展。
据《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较多依赖资源开发”“产业链条短且处于价值链中低端”“农牧业生产方式粗放,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必须彻底摒弃过度依赖资源开发、资源消耗推动产业发展的不当做法,坚决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坚决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整改是关键。大整改,就是要从严从实从快整改整治突出问题。
所谓严,就是要压紧压实责任,坚决整改中央和自治区生态环保督察等各类督察检查发现的问题;
所谓实,就是要真抓实干,不贪大求全、不盲目蛮干,不急功近利、不投机取巧,实实在在地干事;
所谓快,就是要雷厉风行、紧抓快干,加快破除各项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制度规定,着力消除安全生产、政府债务等方面存在的危害和拖累发展的风险隐患。
严、实、快,三个字,一针见血,就是抓落实、要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