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晚,世界的目光又一次聚焦东风航天城。
20时59分,叶光富、李聪、李广苏3名航天员,乘坐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从这里升空,逐梦苍穹。
神舟号飞船已经发射18次了,你可能多次到现场或通过电视直播,感受过那震撼人心的发射场面。
但你是否留意过,在离发射塔架不远处,还有棵“不一般”的树。
它,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树坚强”。
02
为什么叫“树坚强”?
“树坚强”,是一棵榆树,生长在距离东风航天城发射塔架约50米的地方。
早在1997年,发射塔架建成前,它便被种了下来。
说它坚强,是因为它经历过无数次烈火焚身,但每次都能浴火重生,坚强地活了下来。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它引起人们注意,是在1999年。
那年,11月2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在东风航天城腾空而起、直刺云霄。
在长征火箭尾部喷涌而出的巨大热浪中,发射塔架旁边栽种的植被和树木被炙烤得焦黄,小榆树也不例外。
等到第二年春天来临,只有一棵小榆树春上枝头,焦黄的枝干上又长出了嫩芽,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之后,每次火箭升空,它都要经受火箭尾焰高温热浪带来的生死“烤”验,树叶焦了、掉了,树枝枯了,但它仍顽强地生长着,浇上水不久后又会萌发新枝。
它顽强的生命力,感动了无数人;它不平凡的经历,被人津津乐道。
03
我们的同事“树坚强”。
寒来暑往,一枚枚长征火箭在东风航天城点火起飞,“树坚强”目送了一个个中国航天员飞赴苍穹。
它虽然是一棵树,但更像是一代代航天人,深扎戈壁、无私奉献,虽然身处艰苦的环境,但是永远把心镌刻在浩瀚的太空里。
航天人都说,“树坚强”是我们的同事。
高级技师刘华兵在发射场工作已有30年,在一次次特种燃料加注的任务中,刘华兵及同事们也遇到过各种极其困难危险的情况,有时甚至是生与死的考验,但他们都和这棵“树坚强”一样,顽强地挺了过来,并且愈加强大。
“‘树坚强’其实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信仰。它是一种理想感召,能给我们一种顽强不屈、努力向上的力量。”东风航天城科技人员卫然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2022年底,“树坚强”的种子也随神舟十五号乘组进入太空。
“把它的种子送上天,就感觉跟我们一起共同生活、工作的一个队员能够上天,我们也是为它感到自豪。”东风航天城火箭系统推进剂加注专业组组长李振东说。
让人惊喜的是,这几年,“树坚强”旁边又长起了一棵“树小强”。
从此,“树坚强”有了接班人,它们并排挺立,同航天人一起扎根戈壁大漠,见证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薪火相传。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树坚强”“树小强”再一次经受了“烤”验。
来年,仍然会浴火重生、再绽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