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春第一会”,为何聚焦这件事

识见评论

2024-02-23 10:01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A A A

  01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

  2月21日,内蒙古“新春第一会”——全区招商引资暨诚信建设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

  每年的“新春第一会”,聚焦的都是新一年中心工作,对全区工作具有“风向标”意义。

  “识见”注意到,今年不仅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也是首次将诚信建设作为全年大事部署。

  内蒙古为何心系此处?背后又有何深意?

  02

  为什么在这个时间召开?

  龙年春节假期期间,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一参加完“十四冬”开幕式,自治区就紧锣密鼓召开“新春第一会”,足以说明——招商引资很重要。

  一个地方,只有人气旺了、商气盛了,经济才能繁荣起来。

  拢人气、聚商气,招商引资,是最有效、最直接、最便捷的手段。

  纵观全国,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好的省份,无一不是招商引资搞得好的地方。

  抓经济工作必须抓招商引资,没有大招商就没有大发展。

  抓住势头也很重要。

  过去一年,我们招商引资成绩斐然。

  实施精准高效招商,引进国内到位资金4778亿元,同比增长40.2%,实现国内到位资金千亿增量。

  新签约项目开工率50.8%,新签约项目竣工率20.6%,新签约项目资金到位率34.4%。

  招商引资在扩大投资规模、做大经济总量、调优产业结构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这些沉甸甸的数据、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我们继续办好两件大事,“闯新路、进中游”开了好头。

  好势头来之不易,应细致呵护,倍加珍惜。

  03

  招商引资,关键靠好的营商环境。

  好的营商环境首先是要讲诚信、守信用。

  招商引资是大事,诚信建设是内蒙古力推的一项工程,二者密不可分、牵动全局、事关长远。

  那么,当前我们干得怎么样了?

  招商引资,各部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聘请内蒙古北京商会、上海内蒙古商会等33家商会为“招商大使”;

  搭建各类对接平台、加强企业商会对接恳谈;

  项目跟踪服务有力度,合作事项、签约项目顺利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

  大抓招商,各地拼出了干劲、拼出了亮点。

  呼和浩特市,项目建设跑出“首府速度”,全年新引进700亿元以上项目3个并全部开工建设;

  鄂尔多斯市,解锁招商新模式,围绕构筑“四个世界级产业”发布40个场景招商项目清单;

  赤峰市,全员出动抓招商,组建招商队伍2000余人,兑现社会引资者招商奖励承诺,掀起全社会招商热潮。

  ……

  诚信建设,多管齐下、加速推进。

  自治区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实现对全区各类社会主体信用档案建设的全覆盖,累计归集信用信息3.66亿余条。

  建成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内蒙古节点,发放信用贷款超过414亿元。

  选树诚信典型企业超过21万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一项项举措,一组组数据,彰显出内蒙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好“投资内蒙古”品牌的坚定决心和有力行动。

  04

  2024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招商引资力度不能减、精准度要提上来,力争引进到位资金不低于5500亿元。

  任务书就是军令状。

  落实、落好今年工作,该怎么干?

  其一,信守承诺。

  政府要带头说到做到,不开“空头支票”。

  政府先要守信,为民办实事,社会才能诚信。

  立足群众现实需要,只有扎扎实实地办,不打折扣、不务虚功,才能赢得群众信任、引领和支撑社会诚信。 

  其二,新官要理旧账。

  不管是之前欠下的钱还是答应的事,都要兑现。

  比如,呼和浩特就变“政府端菜”为“企业点菜”。

  从2019年营商环境评价全区倒数第一,“逆袭”为2020至2022年度连续三年排名全区第二。这场“逆袭”的背后,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362项落实举措、是稳经济的43条……是“新官理好旧账”
的一系列举措。

  其三,不轻诺寡信。

  不管抓招商引资还是做民生工作,都要掂量清楚了再说话,做不到的就不要信口开河,不能把答应给的馒头变成红薯。

  在抓好政务诚信的同时,要统筹推进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这些都做好了,我们内蒙古人讲诚信、守信用的正面形象就立起来了。

  环境是“气候”,资金是“候鸟”。

  形象立起来了、环境好了,资本和要素就跟着来了。

  05

  “新春第一会”,抓招商谋发展、树典型强信心。

  2024年启航,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把诚信工程打造成优质工程,

  要一口唾沫一个钉,不能放空炮;

  要少漫无目的地往出跑,多简约务实地谋发展;

  要瞪大眼睛看结果,有结果才是最好的过程;

  要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

  要能早交账就不要拖到年底,能往前赶就往前赶;

  要把内蒙古人“做人有谱、办事靠谱”的形象立起来!

  排好时间表、列出线路图,

  内蒙古只争朝夕,来日可期!
责任编辑:张姝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