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爱凌要来的屯,是个什么屯?

识见评论

2024-02-07 11:07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A A A

  01
    
  这个冬天,扎兰屯备受瞩目。
    
  一是作为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的分赛区,扎兰屯项目不少、亮点纷呈;
    
  二是“十四冬”赛事相继展开,冰雪名将扎堆上阵。
    
  这不,徐梦桃来了、苏翊鸣来了,谷爱凌也要来了。
    
  据奔腾融媒消息,谷爱凌将代表北京出战“十四冬”。
    
  比赛场地,就在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
    
  一个屯子,咋办得了全国性大赛?
    
  冰雪名将扎堆的扎兰屯,到底是个什么屯?
    
  02
    
  扎兰屯,名字虽有“屯”,但却不是一般的“屯”。
    
  它“体量”不小。16785平方公里的地界,比成都还要大一个尺码,“屯”里甚至还有一座机场,被当地人戏称为“全国最大的屯”。  

  

  它“颜值”不错。被大兴安岭揽在怀里,森林覆盖率达70.04%,气势磅礴之景它有,江南秀美之色它也有,老舍称赞它“诗情未尽在苏杭,幽绝札兰天一方。” 

  

  它“风度”不凡。冬季漫长但晴天多,能见度稳风速稳,冬季有效滑雪期平均达130天,影响运动员技术发挥的恶劣天气少,简直是“冷得恰到好处,稳得十分突出”。
    
  图片来源:扎兰屯市融媒体中心
   
  这次“十四冬”,扎兰屯承担着极具看点的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和坡面障碍技巧、滑雪登山等7项比赛。
    
  其中,被称为“滑雪界马拉松”的滑雪登山,是2026年米兰冬奥会新增赛事。  

  

  1月30日,在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识见”见证了滑雪登山比赛在全国冬季运动会的首次亮相——
   
  登山爬坡、背板行进、急速下滑,折射着刺眼光线的雪场上,49名运动员,哈气凝霜、飞驰而下。
    
  
  拿下金牌的玉珍拉姆,去年刚刚为中国队赢得历史首枚滑雪登山世锦赛金牌,而这一次,玉珍拉姆离她的目标更近了——站在2026年冬奥会的领奖台上。
    
  克服速降恐惧、赛中三次昏厥、凌晨5点在零下30多度的雪场训练……这是玉珍拉姆对梦想的执着。
    
  这份执着与拼搏,同样伴随着每一个运动员,千千万万遍滑过扎兰屯的雪道,滑向成为冠军的那一刻。  

  

  03  

  

  扎兰屯为何能承办高规格赛事?  

  

  一方面是国家支持,一方面也是厚积薄发。
    
  2009年,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建成。
    
  2013年,金龙山滑雪场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队训练基地。
    
  2016年以来,金龙山滑雪场多次提档升级,雪道由3条增加至18条。
    
  2022年,扎兰屯获评首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是内蒙古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图片来源:新华社(无人机照片)
    
  截至目前,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已连续10年承办过17次全国青锦赛、冠军赛等滑雪甲级赛事。
    
  顶级雪场有了、办赛经验有了、滑雪事业和滑雪人才也就跟着来了——扎兰屯籍运动员,今年20岁的杨昊,不久前顺利拿到了“十四冬”的入场券。
    
  去年4月,在2022—2023 赛季全国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和坡面障碍技巧冠军赛上,杨昊代表内蒙古,摘得一金。
    
  小将杨昊的成才之路,正是扎兰屯滑雪事业的崛起之路。
    
  2011年,扎兰屯市U型场地单板滑雪队组建。
    
  2015年,该队成为我区冬季运动项目的第五支专业队伍。
    
  2016年,杨昊进入扎兰屯市业余体校,并通过体校选拔进入滑雪队,同年,滑雪队代表内蒙古参加了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单板滑雪U型场地比赛。
   
  2019年,在滑雪练习中飞速进步的杨昊,入选国家队。

  本次“十四冬”,滑雪队有至少4名运动员代表内蒙古参加预赛。
    
  “家乡的雪场变化真的很大,再见到家乡的雪也感觉特别亲切,比在外面滑的雪另有一番滋味。”正在备战后续比赛的杨昊说,他的目标是闯入前三。
    
  04
    
  对于“十四冬”引起的“冰雪热”,“识见”在扎兰屯感受的是——无限可能。
    
  这种可能,一是基于群众热爱。  

  

  在冰场,80岁的刘丰元,滑冰滑了13年;64岁的贾建平和他的同学从高中就开始滑冰;65岁的路军是他们的领头。  

  

  2009年牵头成立扎兰屯滑冰协会,迄今有100多名会员。


 
图片来源:扎兰屯市融媒体中心
   
  在学校,“冰雪课堂”是常态,扎兰屯市36所学校,今年近一半浇了冰场。2008年,扎兰屯市实验小学成立速滑队,2022年还被授予国家级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
  

 

 
图片来源:扎兰屯市融媒体中心
    
  在当地,滑冰、冬泳、冰球、滑雪等协会会员总数超1000人。一入冬,大家不仅自己跟自己比赛,还组织跨省区比、出国比,累计带动全民参与冰雪运动达100万人次以上。
  

 

 
图片来源:扎兰屯市融媒体中心
   
  二是基于明星效应。
   
  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的小枣就是例子。
  
  她19个月上雪、22个月娴熟地单板下山,4岁在雪场偶遇冬奥冠军徐梦桃。
  
  “小枣的眼界一下就打开了,她可以近距离看到偶像,也更有动力像她们滑得一样快、跳得一样高,梦想之帆就此起航了。”小枣的妈妈于杰说。  


  单板滑雪世界杯总冠军刘佳宇、蔡雪桐;
  
  国家单板滑雪队、各省单板滑雪队的众多顶级运动员;

  以及即将到来的徐梦桃、苏翊鸣、谷爱凌。
    
  ……
    
  滑雪比赛,是年轻的赛场;
    
  滑雪场地,是年轻人的社交场;
    
  冰雪名将,是年轻一代的话题点。
  

  每个雪季,金龙山滑雪场接待游客可达25万人左右,超过扎兰屯户籍人口的一半以上;

    
  1.5万青少年在扎兰屯培训,辐射带动内蒙古、黑龙江1500万人口的滑雪研学培训市场。
    
  “十四冬”等高规格冰雪赛事的举办、一批批冰雪名将的到来,触发着年轻一代的无限可能,也触发着冰雪运动在扎兰屯发展的无限可能。
    
图片来源:新华社
  
  05
    
  2019年10月27日,北京大兴——扎兰屯航线正式通航。
    
  这座“全国最大的屯”,距离祖国的心脏,从过去咣切咣切的一天一夜,变成了2小时20分。
    
  10天之后,“十四冬”开幕,6项亮点赛事将再次拉近人们的视线,让扎兰屯成为全国焦点。
    
  以冰雪装备之“器”,利冰雪运动之“事”。
    
  我们期待,“冰雪扎兰”乘势而上、长红常新! 
责任编辑:郭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