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正北方,这个冬天有点“热”,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即将在内蒙古正式拉开帷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发展冰雪经济”。内蒙古不折不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立足自身实际,发挥基础优势,盘活寒地资源,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把冰雪经济这块“蛋糕”做大做强。冰天雪地中,“玩冰雪”成为全民运动新载体,“冷资源”催生红红火火“热产业”。
点燃“冰雪热” 助力“十四冬”
2023年12月30日清晨,呼和浩特又迎来一场瑞雪,对滑雪爱好者来说,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天气。10点半,马鬃山滑雪场的停车场里已经满满当当。
从北京来的嘉麒小朋友在妈妈的陪伴下进入滑雪场。“我们回来探亲,因为孩子爱滑雪,特意带孩子来玩。”嘉麒的妈妈说:“今年回来,发现马鬃山滑雪场的设施更完善、更好了,着实让我吃了一惊。”
滑雪爱好者在马鬃山滑雪场练习滑雪
内蒙古积极响应“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以“十四冬”为契机,建设设施一流的冰雪运动场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惠民活动。
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刘胡成说:“借助筹备‘十四冬’的有利契机,我们立足内蒙古体育事业发展实际,加大对冰雪运动的投入,在场地基础建设、赛事活动开展等方面精准发力,多形式、多样化提供冰雪运动平台,推动内蒙古冰雪运动有序全面健康发展,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越来越高涨。”据不完全统计,我区共有冰雪运动场地122个,总面积约390万平方米,其中滑冰场79个、滑雪场43个,年接待群众近400万人次。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专业的冰雪运动场地。凉城县的中小学生在“十四冬”分赛场之一的岱海国际滑雪场畅享了一场又一场冰雪运动盛宴。
凉城县教科体局局长何渊生说:“2023年,凉城县总计约有3千余人次的中小学生在岱海国际滑雪场参加了‘万名学生上冰雪活动’。这一活动对于推动冰雪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普及,丰富校园冬季体育项目,打造冰雪特色运动学校和特色班级,培养冰雪运动特长生,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当我在学习滑雪遇到困难时,勇敢面对的勇气与毅力让我认识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这种战胜自己、克服困难的成就感让我感到十分自豪!我爱滑雪!”参加了“万名学生上冰雪活动”的凉城一小五(3)班学生郝斯乌拉说。
运动场外,内蒙古地区的中小学生还通过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十四冬”的期盼。“当知道‘十四冬’在内蒙古举办,我们很自豪。贴画上剪的是冰上曲棍球,因为我们非常喜欢这个运动。”呼和浩特市小召小学的郝凯维娜和刘琼泽两位小同学指着她们共同制作的海绵纸贴画说。
小召小学校长田静说:“小召小学一向重视素质教育。值‘十四冬’盛会之际,学校通过艺术和趣味运动会等形式让学生们在愉快的参与中了解‘十四冬’、喜欢‘十四冬’,为在我区举办的这一体育盛会加油助力。”
开发“冷资源” 配套“全服务”
“我们发现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冰雪运动,喜欢冰雪运动。基于大家的多元需求,我们度假区以冰雪运动为主,配以院落民宿、特色餐厅,提供丰富的娱乐项目,让游客在全年四季都能享受一体化、一站式服务。”马鬃山度假区品牌宣传部负责人杨倩说。
盛冬美景是大自然给予内蒙古的宝贵资产,各地充分挖掘资源禀赋,开发出了各具特色的冬季旅游路线。探雪山秘境、泡冰雪温泉、访雪景山村……来游玩的游客不仅欣赏到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更享受到了“吃住赏行”的“全服务”保障。
“听说美林谷雪质好,果然名不虚传。”来自天津的滑雪爱好者小智说:“而且没想到这里的美食也这么好吃,尤其是赤峰对夹,真的超级棒!”
阿尔山冰火两重天的温泉旅游独具特色,吸引了不少游客。“这里不少酒店的温泉都在室内,但我们专门选了能泡露天温泉的这家,就是为了体验下冰火交融的畅快。”来自广西的游客老孙说。阿尔山依托圣泉雪集、阿尔山雪村、鹿角湾等景点打造9大空间主题场景,推出圣泉雪园休闲打卡线、森林公园火山探秘线等6条梦幻般的冰雪主题线路产品,让游客在舒适泡着温泉的同时还能欣赏到美丽的雪景。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阿里河国家森林公园相思谷景区,飞流直下的瀑布凝固成美丽景色,流水含冰、冰水交融、动静结合,格外震撼。“我从没见过这种‘一半冰、一半水’的瀑布,整个瀑布在冰与水的交融中犹如一幅飘动的冰帘,水透过冰帘落入冰水泉潭,这儿的景色真的绝美!”来自大连的游客董文婷惊叹道。
高铁、动车的快速发展,让交通更加便捷,从北京到乌兰察布只需1个多小时,到呼和浩特最快1小时59分。“我是从北京乘坐‘向西一步去滑雪’乌兰察布旅游专列来的,这对我们滑雪爱好者来说太方便了。”来自北京的游客李晗韫说。
依托“新业态” 释放“热效应”
走进马鬃山下的民宿,前台的韩蕾正在给呼和浩特市区一家企业的20多名员工办理团建入住。“进入滑雪季以来,我们这里一直满员入住,2024年春节订单都已经排满了。”韩蕾忙里偷闲地说。
韩蕾是榆林镇的村民,每到冬季农闲的时候,她都会来这里打工。“像韩蕾这样来自周边村镇的员工,我们民宿有40多人,整个滑雪场有100多人,他们每月收入在3500元以上。”民宿经理候旭说。
近几年,内蒙古抓住举办“十四冬”这一机遇,积极开发各种冰雪新业态,打造富民冰雪产业,让群众从冰雪经济中受益。
在赤峰市美林谷滑雪场,来滑雪、游玩的旅客络绎不绝,周边的村民纷纷开起农家乐,过起了“靠雪吃雪”的日子。农家乐老板谭晓峰喜笑颜开:“这几年冬天来我们这边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今年赶上‘十四冬’,不止咱们当地老百姓来这边游玩,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来啦,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
冰雪新业态让村民挣到了钱,特色文旅活动也让各地收获颇丰。
哈素海冬捕节上鱼把头向竞拍者展示头鱼(高雪峰/摄)
内蒙古有湖的盟市都有冬捕习俗,呼和浩特哈素海冬捕节、呼伦贝尔呼和诺尔冬捕节、兴安盟察尔森湖冰雪渔猎文化节、赤峰达里湖冬捕节……冬捕节上头鱼的出售价格很可观。
燃情“十四冬”,冰雪向未来。“十四冬”不仅仅是一场冰雪运动的盛宴,更让内蒙古抓住了发展冰雪经济的大好机遇,对内蒙古而言意义非凡。立足“十四冬”,内蒙古将探索更多“冰雪+”的解法,让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冰雪画卷下徐徐展开。(实践全媒体记者 黄莹 刘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