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建议内蒙古文旅改个名

识见评论

2024-01-22 09:50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A A A

  01
  
  “尔滨”爆火,各地网友急了,各地文旅局更急了。
  
  眼下,为了接住文旅热这“泼天的富贵”,文旅部门纷纷开始下场“整活”。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抖音官方账号,采纳网友建议改名为“内蒙古文旅”;1月17日,“千呼万唤”的内蒙古土味喊麦一上线就收获2.9万点赞,被赞“听劝”。
  
网友评论区留言。图片来源:“内蒙古文旅”抖音号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运营小编三班倒,开放投稿邮箱,17个小时,涨粉18万;
  
  好客山东,一首喊麦歌曲《都是东,同根生》,截至1月13日,全平台总浏览量近4000万人次;
  
  河北文旅,不甘落后,发视频挑战,粉丝突破100万时,新华社第一时间发来“贺电”。
  
  ……
 

图片来源:“央广网”微信公众号
  
  文旅传播怎么搞?自我推介咋出圈?
  
  这场线上的“内卷大赛”,给我们提供了几个思路。
  
  02
  
  “题海战术”式更新,刷出存在感。
  
  题海战术,本意是指,通过大量的刷题提升成绩。
  
  这次文旅“内卷大赛”,官方账号就纷纷动用“题海战术”吸睛,主打一个“以量取胜”。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编辑三班倒、晚上11点下班、凌晨两点还在更新。1月11日,共发布35条视频,比三天前多出10条;
  
  山西省文旅,不甘落后,“熬夜”参赛。从1月12日0点到6时35分,共更新30条,平均1小时要更新5条,最快1分钟发2条;
  
  河北文旅,卷出新高度,一天更新75条视频,每条都带着#河北卷王#话题,称“75条是抖音的极限!不是河北文旅的极限”。
  
  ……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抖音号几天内发布近百条短视频。图片来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抖音号
  
  一边是各地文旅账号疯狂“卷”数量,一边是网友们在评论区认真“监工”——
  
  “快醒醒,河南文旅粉丝数超过你了。”
  
  “五点多这个点,山西文旅爬起来发视频了。”
  
  “哥,隔壁河北5分钟一条视频。”
  
  从官方到大众,为什么频繁更新能成为共识?
  
  因为,只有先发制人、抢占时机,才能先人一步被“看见”。
  
  “题海战术”式更新,是比数量,更是比速度。
  
  新媒体时代,以快制胜。
  
  只有更新频率快、追热点速度快、制作优质内容快,才能抓住更多眼球,抢占更多阵地。
  
  03
  
  “听劝”式运营,刷出亲切感。
  
  这次各家文旅的成功吸睛,一方面是官方账号的“暗暗发力”,一方面,是评论区网友们的出谋划策。
  
  有网友留言,建议“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抖音官方账号改名为“内蒙古文旅”,一是好记、二是方便搜索。随后,“内蒙古文旅”默默改名、上线。
  
  还有网友建议,咱得大力摇人呀,让凤凰传奇推介家乡,一定能吸引更多人。
  
  1月14日,主打一个听劝的“内蒙古文旅”出动玲花推介内蒙古,推介视频一经发布,就迅速破圈,截至目前,点赞量高达62万,成为“内蒙古文旅”目前点赞最多的作品。
 
  纵观出圈账号,都有对网友声音的回应。
  
  面对“催更”,河北一天狂更70多条视频;
  
  应评论区要求,河南文旅请来家乡大热明星“加热”;
  
  网友建议00后来运营,吉林风趣回应“我们95后也不差,连夜在评论区上蹿下跳。”
  
  为什么听劝的账号能火起来?
  
  因为,抓住了网友关切,就是抓住了“流量密码”。
  
  破壁出圈,从来都不是对着空旷的广场喊口号。
  
  善倾听、常互动、有网感,才能不断创造新话题、提高粉丝归属感、增加账号曝光度。
  
  某种程度上,拉近与网友距离的过程,就是自我传播的过程,就是在树立开放、包容、负责任的地区形象。
  
  04
  
  “整活”式传播,刷出独特性。
  
  整活是干啥?
  
  就是打破常规,整些花样,最好是整点别人不会的花样。
  
  这场文旅“内卷大赛”中,就有几家整出了新意、整出了效果。
  
  山西文旅,放弃午睡剪辑出的文旅喊麦,土出新境界。虽然形式上沿用了老套路,但新文案却表现力不俗,“黄土高坡苍茫,醋香飘过古巷,非遗璀璨琳琅,面食落入那碗中央……”视频推出3天,就收获了近70万点赞;
  
  广西文旅,整活整出组合拳。《赏广西 看不尽》《赏广西 吃不腻》《没好果子吃》三组宣传片,通过古人穿越、剧情反转、玩梗造梗等多方面的内容创新,收获广泛关注与众多好评;
  
  吉林文旅,瞄准《盗墓笔记》的主人公张起灵,巧妙地将这一具有广泛影响力的IP与吉林旅游资源结合,推出了一则长白山宣传片。宣传片一出,吉林文旅瞬间收获17.4万点赞和3.2万条评论。
  
图片来源:广西日报
  
  当同一个玩儿法、同一种套路溢满眼周时,不搞同质化内容输出、不简单地“抄作业”,很难。
  
  但唯有坚持走难走的路,才不会犯难。
  
  流量抢夺战背后,是增量、是互动,更是创新。
  
  立足于自家家底,创新传播方式、创新表达方法、创新打法路径,才是政务账号破圈的长久之计。
  
  05
  
  激活文旅,全民发力。
  
  透过这场文旅“内卷大赛”,我们看到了普通人助力家乡“火起来”的拳拳之心;
  
  看到了文旅部门主动寻求出彩机会的问鼎之心;
  
  更看到了各地通过良性互动优化发展环境的奔赴之心。
  
  但流量易逝、长红难得。
  
  当这波热潮褪去,唯有持续做好“面子”、夯实“里子”,内外兼修,才有机会成为下一个“顶流”,流量才可能换来“留”量。
  
  毕竟,在持久的实力面前,一切技巧都是浮云。
责任编辑:张姝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