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科目三”你过了吗?

识见评论

2024-01-11 16:30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A A A

  01
 
  扭胯、摇花手、潇洒小连步……跨年夜,在沈阳太原街,民众齐跳“科目三”,挑战线上线下最多人一起跳舞蹈“科目三”吉尼斯世界纪录,并成功获得由吉尼斯现场认证官颁发的证书。
  
  此“科目三”,非彼“科目三”,非驾照考试科目,而是一种魔性舞蹈。“科目三”在网络爆火,掀起一波“跳起来”。
  
  央广网评提到,据统计,在短视频平台,“科目三”播放量已超400亿次。
  
  有网友调侃:“真的别再跳了,已经在网上搜不到考驾照科目三教程了!”
  
  02
 
  “科目三”有各种版本,你知道吗?
  
  据光明网评论员文章,“科目三”,据说始于广西某婚礼现场多人欢歌起舞的场景。之所以叫“科目三”这个名字,也有人认为这是广西人人生中要经历的三场考试:一是唱山歌,二是嗦米粉,三就是“跳舞”,于是就用了驾照的比喻,将之称为“科目三”。
  
  从广西到全国,从国内到国外,从个人表演到群体表演,从单一动作到花式创新,“科目三”在模仿和改编中,演变出了多个版本。
  
  今年元旦,湖南省昆剧团的演员们在谢幕时齐跳“科目三”,为大家送上新年祝福,舞蹈开头加上昆曲唱词“去年千般皆如愿,今年万事定称心”,炫酷的跨界、新颖的表演,让网友直呼“是我看过最好看的科目三”。
  
  在内蒙古,察右中旗乌兰牧骑跳起蒙古舞版“科目三”,马头琴一响荡气回肠,与雪花共舞尽显豪情,跳出了在辽阔北疆踏雪飞驰的奔放激昂。
  
 
  在各大高校,大学生也开始整活,学术味的“科目三”纷纷舞动起来。先有湖南师范大学的舞蹈编导硕士在毕业专场谢幕环节齐跳“科目三”,后有大连艺术学院新年音乐会交响乐爆改“科目三”,再有国防科技大学的学员们也跳起了“科目三”……
  
  不仅在国内,“科目三”在海外也频频上演。
  
  在网端的视频中,不同国家,大街小巷、不同肤色的年轻人相继加入PK大赛,大秀舞姿。
  
  在世界体育舞蹈大奖赛总决赛现场,获得总冠军的德国选手乔安娜激情演绎了“科目三”,同时还加入了拉丁元素,点燃了全场。
  
  03
 
  “科目三”从国内火到国外原因何在?
  
  科目三爆火,源于简单易学的舞步。
  
  扭胯摇花手,潇洒小连步,一套丝滑的小连招,再配上背景音乐《一笑江湖》,非常富有节奏感。
  
  零基础、好上手、低门槛,“科目三”主打一个“只要舞感来了,随时能跳、随地能舞”,简单易学且不分年龄。无论是谁,只要播放音乐,就能跟上节奏、哼上几句、跳出动作,很有感染力。
  
  轻松入门、老少咸宜,身体得到了舒展,心情也感到愉悦,自然为大众所喜闻乐见。
  
  央广网评说,“科目三”用最小成本撬动了快乐最大化,让快乐直抵内心。
  
  有网友说:“一开始跳就只是觉得开心快乐,跳着跳着觉得很解压。”
  
  科目三爆火,源于短视频的赋能。
  
  “科目三”火了,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的助力下,收获了大批粉丝。
  
  在抖音短视频平台开启“各地科目三申请出战”等话题,篮球赛上、滑雪场上的“科目三”舞动激情,消防员、老师等各行各业相继加入,连萌娃也参与了进来,截至1月9日,话题播放量达5.8亿次。
  
  德国知名健身博主帕梅拉在微博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健身版“科目三”。整个表演充满活力,引起了许多粉丝的喜爱。有网友感叹:“看见她就知道该减肥了。”
  
  光明网评论员发表题为《“科目三”爆火,一个文化传播的样本》一文,其中说道:“科目三”火遍了全球,成了全世界的一个社交符号。
  
  科目三爆火,源于热爱。
  
  在一个个不同版本的“科目三”中,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每个人都能轻松找到参与这一舞蹈的方式。
  
  在一个个不同版本的“科目三”中,从唢呐,到抖肩,到昆曲……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民族音乐与现代舞蹈元素的结合,既是对传统的致敬,也是对创新的探索。
  
  前两方面的叠加,让“科目三”抓人眼球,这其中是人们对热气腾腾生活的表达。
  
  “科目三”火的时机也许随机,但火起来绝非偶然。
  
  正如人民网评论文章《“科目三”土不土不重要,群众喜欢就足够了》说,“包括‘科目三’在内,一切能够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文艺作品,都应该火,也会火起来”。
  
  04
 
  “科目三”的爆火,背后是满满的人间烟火。
  
  “科目三”的爆火,折射的是暖暖的土味幸福。
  
  “科目三”的爆火,传递的是对幸福生活的热爱。
  
  小编温馨提醒:跳“科目三”虽过瘾,但光跳好这个拿不到驾照哦。
责任编辑:张姝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