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米公事”与“马上就办”

党建园地

2025-01-20 16:58

来源:识见 作者:

A A A

   01

   明代袁宏道在任吴县知县时,整顿吏治、精兵简政、轻刑省讼。尤其是他处理公务快速公允,办事之人至多在城里吃一餐饭的工夫,事情就已办好,百姓称为“升米公事”。古代有“升米公事”的佳话,如今我们有“马上就办”的作风。“马上就办”已经成为党员干部精神状态的具体体现,成为讲效率、重实干、抓落实的生动注脚。

   02

   “马上就办”,是在追求一种雷厉风行的行政效率,其背后的底色是为民服务的责任心。在我们干部队伍当中,有很多具有这种责任心和办事风格的优秀干部。“人民的樵夫”廖俊波生命的最后45天,有22个晚上在开会、14个晚上在外招商或赶路。正是靠着“俊波速度”,政和县实现了从福建“省末位”跨入增长速度“省十佳”的巨变


   廖俊波(中)在福建省政和县铁山镇东涧村向花农了解花卉生产情况(2014年4月18日摄)。

   “北疆楷模”北方联合电力锡盟风电项目组,平均年龄33岁。项目组16个年轻人,两年时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立说立行、敢闯敢拼,硬是在火山岩地质路段开通了一条28公里的“生命线”,让287台风机扎根在遍布火山岩的土地上,创造了陆地风电场的建设奇迹。正是无数奋斗者在与时间的赛跑中,成就了“当惊世界殊”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他们夙夜在公、立说立行、紧抓快办,以“昼无为、夜难寐”的精气神,树起一座座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

   03

   说了就干、马上就办,重在雷厉风行、立说立行。不能“说了不算、定了不干”,不能“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更不能“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然而,在个别地方和部门的日常工作中,“马上就办”被扭曲成了应付检查的“挡箭牌”和搪塞群众的“口头禅”。以“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为例,突出表现为:有的千方百计在指尖上下“功夫”,把有限的精力放到做样子、留痕迹上;有的习惯于“群里一声吼,工作布置走”,工作的速度看起来快了,但却少了应有的温度……凡此种种,让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深恶痛绝。事实上,微信群里的“收到”不等于“办到”,文件的转发也不等于工作的落实,线上“出新出彩”更不等于群众认同满意。表态“马上就办”,或能赢得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可如果只停留在“口惠而实不至”的层面,放空炮、耍假把式,肯定没人买账,还会加倍折损形象和公信力。唯有真正地说到做到,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

   04
   
   蒙古马是“跑”出来的,“三北”工程是“拼”出来的,亮丽内蒙古是干出来的。当前,内蒙古发展的任务重,攻坚的任务重,赶超的任务更重,无论是完成好“五大任务”,还是全方位建设好模范自治区,无论是接续实施“六个工程”,还是组织开展“六个行动”,都等不得、拖不得、慢不得,尤其不能让“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拖了发展的后腿。必须全力动起来、跑起来、冲起来,激发“马上就办”的精气神。“马上就办”,重在“马上”。“马上就办”,就是任务一布置,马上抓落实;工作一部署,马上去推动,当天事当天毕,事不过夜、案不积卷。“马上就办”,就是该办的事不要拖,坚决办;能办的事不要等,立刻办;难办的事不要停,想办法办;合办的事不要推,协作办。“马上就办”,贵在“落实”。开会+不落实=零,布置工作+不检查=零,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落实。要明确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责任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躬身入局、持续发力,推动各项工作提速提质提效。“马上就办”,要在“办好”。“马上就办”,不是空办、虚办、假办,更不是盲办、瞎办、乱办,要坚决杜绝口号干事、表态干事、包装干事的“虚假干”,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作秀干”。干事就要想干愿干积极干,能干会干善于干,多想“怎么办”、少说“不能办”,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

   05

   “马上就办”,是对党员干部作风转变的体检,也是对党员干部为民情怀的考验。有了“马上就办”的好作风,才能在实干中破难题;有了“马上就办”的好作风,才能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生动局面;有了“马上就办”的好作风,才能干出事业新高地。日月相催,时不我待。贯彻落实好内蒙古两会精神,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内蒙古新篇章,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促落实、抓进展、见成效上。“马上就办”,应该成为我们的工作常态。
责任编辑:张姝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