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理】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学习论理

2021-12-13 09:37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A A A


  


  【出处】

 
  出自刘安(汉)《淮南子》。
  
  【原文】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释义】
  
  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只要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有的规矩。
  
  【启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开拓创新”列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决议认为,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历史洪流滚滚向前,“不日新者必日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就是一部不断开拓创新的史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根本政治制度;改革开放后,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无不是以创新之举来推动事业前行。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开拓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理论创新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实践创新层出不穷——从设立上海自贸区,到建设雄安新区,再到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支持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等,成功推进一系列重大改革。制度创新稳步推进——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文化创新精彩纷呈——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设立烈士纪念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动“学习强国”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日新月异——量子通信、人工智能、5G以及“神舟”“祝融”“天宫”“蛟龙”等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无不受到举世瞩目。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是中国先哲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深刻总结,也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现实写照。我们坚信,只要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要求,勇于推进改革,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责任编辑:刘珂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