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要把相关工作做到位,让广大渔民愿意上岸、上得了岸,上岸后能够稳得住、能致富。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增强爱护长江、保护长江的意识,实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早日重现“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
——2020年8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的讲话
【出处】
出自李煜(五代)《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原文】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讲话中提到的“一江碧水向东流”是对“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巧妙借用。
【释义】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尽的春江之水滚滚东流。
【启悟】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从橘子洲头到扬子江畔,长江流域以水为纽带,孕育了几千年的长江文明,推动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今天仍然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
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从“推动”到“深入推动”再到“全面推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多次考察,看生态、察水情、问民生,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大战略思想。“竭泽而渔则无鱼可渔。”在过去几十年快速、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下,长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走出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的困局,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真正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
以法之名保护好长江母亲河。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制度的全面启动和《长江保护法》的即将实施,为长江生态保护提供硬约束机制。从长江“无鱼”,到长江“无渔”,坚持把保护和修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放在压倒性位置,共同打好长江保护攻坚战和持久战,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