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理】胜败兴亡之分 不得不归咎于人事也

学习论理

2020-05-14 09:56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尹伟光

A A A

  冯梦龙在《新列国志》中说:“历览往迹,总之得贤者胜,失贤者败;自强者兴,自怠者亡。胜败兴亡之分,不得不归咎于人事也。”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出发,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配置人才。

  ——2018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出 处】

  

  出自冯梦龙(明)《新列国志》

  原文:历览往迹,总之得贤者胜,失贤者败;自强者兴,自怠者亡。胜败兴亡之分,不得不归咎于人事也。

  

【释 义】 

  

  纵观历朝兴衰更替,总是得到贤才的就会胜利,失掉贤才的就会败亡;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就会兴盛,而自身松懈怠惰的就会灭亡。胜败兴衰无不与人的作用、与人才选拔任用机制的好坏有着密切联系。

  

【启 悟】

  

  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集体学习上引用这句古语,意在强调选人用人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出发,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配置人才。

  

  发现、使用、配置人才,发现人才是首要环节。只有善于发现、培养、集聚人才,才能更好地使用、配置人才。而要更多地发现人才,就必须坚持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和摒弃选人用人上的惯性思维,取才于时、用人如器,不拘一格降人才,敢为事业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打开视野、不拘一格,坚持干部工作一盘棋,除了党政机关,还要注重从国有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各个领域各条战线选拔优秀人才。”只有人才来源渠道拓宽了,才能有利于好中选优、优中选强。

  

  配置人才是为了事业发展,要坚持事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就选什么样的人,岗位缺什么样的人就配什么样的人,不搞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秉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的理念,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组织和群众认不认可作为选拔干部的根本依据,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干部,看主流、看潜力、看担当,就一定能发现和选拔任用大批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

责任编辑: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