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东风航天城,是我国第一个导弹试验靶场。它不仅是我国航天事业的摇篮,更是我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和卫星发射中心。这样一座集科研、生产和生活为一体的现代化航天城的建立与我们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同志息息相关。
1955年1月15日,北京的冬天寒意逼人,中南海颐年堂内却灯火通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像学生一样,认真听取了李四光、钱三强和刘杰关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的研究现状、铀矿资源情况的汇报以及有关核反应堆、原子武器、原子能和平用途等的讲解。
此时,新中国正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西方列强的核威胁如同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为了实现国内安定,迎来和平发展,毛泽东对在场的中央书记处成员们说道:“这件事总是要抓的。现在到时候了,该抓了。只要排上日程,认真抓一下,一定可以搞起来。”正是这次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确定了我国要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其后,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再次讲了发展尖端科技的重要性。他强调:“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然而,要实现这些目标,首先需要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在哪里建设中国的导弹试验靶场?这个问题牵动着毛泽东的心。选址不仅关系到导弹试验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更关系到中国未来航天事业的全局。1958年初,中央军委组建导弹试验靶场勘察小组,由陈锡联、王尚荣、孙继先、张贻祥等人负责选址工作。1月18日至30日,勘察小组等一行50余人,对选址地区进行反复空中勘察。毛泽东亲自过问此事,要求选址要慎重,既要隐蔽,又要便于发射。
勘察小组在初步勘察后,选定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为国防试验场。后又综合考证这一地区的地形、地貌、社会情况、交通条件、气象地质、水利资源、通讯联络、附近居民等具体情况,确定了发射阵地、技术营地、后勤基地的概略位置,形成了将额济纳地区作为试验场区的初步结论。2月14日,彭德怀主持中央军委会议,聂荣臻、黄克诚、萧劲光、刘亚楼、万毅、乌兰夫等出席会议,听取关于导弹试验靶场选址情况的报告。会议通过了该项报告,随后以中央军委名义向中央呈送了《关于选择导弹试验靶场的报告》。26日,毛泽东在此报告上批示:“小平同志,此件请书记处处理。”经书记处研究后,3月3日,邓小平签署意见:“书记处已同意,送陈云、陈毅同志阅后,退军委。”
正是在毛泽东同志的关心下,东风航天城“落户”内蒙古。内蒙古也因此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结下不解之缘。在东风航天城建设过程中,因建设需要,额济纳旗各族人民三易其居,谱写了“最好牧场为航天”的历史佳话,彰显了党中央对内蒙古的重视和信任,体现了内蒙古各族人民的大局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